最新內容

我國含能材料領域再取突破 有望提升火炸藥能量水平

  28日,《自然》雜志刊發了我國在含能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南京理工大學陸明教授課題組的論文《系列水合【詳細】

每秒連拍3000張圖片 世界目前最強X射線激光儀將"上崗"

  據《自然》雜志官網29日報道,歐洲12個國家共同出資14億美元建造的目前世界最強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儀【詳細】

案管機器人有大能耐 身兼數職還能神速辦案

  隨著機器人的普及,案管機器人或將成為檢察官的左膀右臂,大大提升檢察官辦案的效率和精准程度。那麼,案管【詳細】

列車時速4000公裡?國內超級城市群1小時經濟圈不再遙遠

  從北京前往武漢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記者坐的是高鐵,1152公裡的路程,跑了4個多【詳細】

傳統鍋爐污染環境?節能環保的太陽能蒸汽鍋爐來啦

向黑鍋爐說再見

  【詳細】

你知道什麼是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嗎?

太陽能海水淡化

  【詳細】

每一步可做1024次運算!我國制造的量子計算機厲害了

量子計算機

  【詳細】

倒車時可看到后方的全景影像,這樣的汽車什麼時候能開?

倒車后座變透明

  【詳細】

"熊貓"地下織網、"悟空"上天巡視 科學家加緊探尋暗物質

  哈勃空間望遠鏡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拍攝的六幅星系團照片,科學家用它們來研究星系團碰撞時暗物質的行為(【詳細】

古生物學家發現迄今最早的細胞核結構 距今6.1億年歷史

  新華社南京8月30日電 記者30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英國、巴西、瑞典古生物學【詳細】

1 2 3

原創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