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古人的詩意中秋
領略古人的詩意中秋 去博物館看昔時月
圖一 |
圖二 |
圖三 |
圖四 |
圖五 |
水調歌頭·長沙中秋約客賞月(節選)
李曾伯(宋)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涼宵將傍三五,玩事若為酬。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裡。疑是玉為州。宇宙大圓鏡,沆瀣際空浮。
《賞月圖》
清代余集所繪,紙本設色,縱65.2厘米,橫31厘米,上海博物館藏。余集(1738—1823),擅畫山水、花卉、禽鳥、蘭竹,尤工仕女,無不精妙,工書及詩畫,時稱三絕。
此圖中(圖一,資料圖片)畫一位士人背手而立,舉頭望月,一輪圓月透出雲層,坡石上樹木老枝偃蹇相伴,環境氛圍清淨幽雅。畫面虛實對比強烈,前景簡潔明了,大片的空白將人物的目光引向圓月,帶給人連綿無盡的詩意。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顏曉軍提供)
古朗月行(節選)
李 白(唐)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白雲端。
二龍戲珠紋葵口玉盤
古代詩詞中,不少以玉盤指代月亮。
二龍戲珠紋葵口玉盤(圖二)盤口徑10.3厘米,髙2厘米。此盤所飾二龍戲珠紋為所見最早的同類圖案之一,其龍紋具典型唐代特征。根據《唐律疏議》,推測此盤應為皇室用品。唐代玉盤十分少見,此盤玉質上佳、工藝精致,堪稱珍品。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張尉提供)
青玉菊花瓣盤
直徑17.1厘米,高0.8厘米。原在熱河行宮(承德避暑山庄),1913—1914年運至北京古物陳列所,1933年古物陳列所文物與故宮文物南遷。該盤(圖三)和田青玉料,同心圓三層放射狀的菊瓣,層花的風格樣式仿自伊斯蘭玉器。
(南京博物院提供)
中秋月
晏 殊(宋)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殷商玉蟾蜍
嫦娥奔月、化身蟾蜍等神話故事,在中國流傳了數千年。遠在新石器時代,蟾蜍的形象就已出現在彩陶上﹔直至殷商王朝,蟾蜍形象多次出現在青銅器的紋飾中,這是因為,蟾蜍是古代中國人心目中“辟五兵,鎮凶邪,助長生,主富貴”的吉祥神物。
珍藏在安陽殷畿藝術博物館的殷商玉蟾蜍(圖四),距今3200多年,寬1.8厘米,長2.8厘米,和田黃玉質。這是目前所知唯一的殷商玉質蟾蜍,鑲嵌在蟾蜍兩隻眼睛處的綠鬆石,歷經數千年的土埋水沁竟然沒有脫落。其造型精美、准確,鉈刻工藝精良。
(安陽殷畿藝術博物館提供)
清代碧玉蟾
蘇州博物館收藏的清代碧玉蟾(圖五),高13.8厘米,長49厘米,寬28厘米,重25.5千克。玉質主要由隱晶質石英所組成,由於含有鐵質,故呈菠菜綠色,顏色通體均勻。器形圓雕三足蟾蜍,造型朴實生動,雕琢細致精雅,採用傳統的陽線、陰線、平凸、隱起、起突、鏤空、立體、俏色、燒古等多種琢玉工藝,充分體現了蘇州琢玉工藝的藝術特色。據記載,這隻碧玉蟾是20世紀50年代被征集到蘇州博物館的。此前被供奉在蘇州玉業公所——周王廟內。據說周王廟在出會時,還得抬著它巡游蘇州的大街。 (蘇州博物館提供)
(本報記者曹玲娟、姚雪青、朱佩嫻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04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