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謎團被揭開?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中國古人和歐洲古人之間有基因交流嗎?世界上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模式是怎樣的?哈密翼龍的胚胎是如何發育的?中國古生物學會近日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為你解開這些謎團。
進展一:大量3D翼龍蛋和胚胎首次發現
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17年12月1日在《科學》發表了有關哈密翼龍動物群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報道了一件超過200枚3D翼龍蛋、胚胎和骨骼三位一體保存的重要化石標本,其中有16枚三維立體的胚胎化石,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3D翼龍胚胎,該研究揭示了哈密翼龍具有相對早熟的胚胎發育模式。
進展二:《中國顯生宙腕足動物屬志》出版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主編、來自10家單位的20余位學者先后歷時近30年編撰完成的全英文《中國顯生宙腕足動物屬志》於2017年12月正式出版。本志書對中國顯生宙古生代和中生代9個紀的海相地層中,根據中國材料創建的757個屬的腕足動物化石進行逐一查考和再研究,對屬的取舍及其分類位置提出新觀點。作為一本學術參考書和工具書,本志書稱得上是腕足動物化石的“四庫全書”。
進展三:侏羅紀滑翔哺乳形類動物的新發現
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孟慶金研究員率領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8月17日的《自然》雜志上報道了侏羅紀會滑翔的哺乳形類動物的重要發現。新發現的滑翔動物屬於哺乳形類動物基干支系,是現代哺乳動物的祖先類群,也是所有哺乳動物漫長演化歷程中已知系統位置最為原始的、具有皮翼的滑翔動物。
進展四:發現華南寒武系底部有口無肛的微型后口動物
西北大學舒德干團隊的韓健研究員等人於2017年2月9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封面論文,報道了發現於我國陝南寒武系底部寬川鋪組(距今5.35億年前)毫米級球囊型動物化石——冠狀皺囊虫。皺囊虫代表著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后口動物,或代表基礎動物與后口動物之間的珍稀過渡類群,填補了原始后口動物的化石實証與分子進化鐘預測的起源時間之間的鴻溝。
進展五:中國許昌發現晚更新世古老型人類頭骨
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佔揚、吳秀杰研究員率領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3月3日的《科學》雜志上報道了河南許昌發現的新型古人類頭骨化石。研究顯示,距今10.5萬—12.5萬年,東亞大陸生存著一類具有東亞中更新世直立人、歐洲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現代人混合形態的特殊人群。這表明晚更新世早期,在中國境內可能並存有多種古人類群體,不同群體之間有雜交或者基因交流產生。
進展六:地質微生物記錄海洋和陸地的極端環境事件
地質時期的細菌和古菌等微生物很難開展研究,而它們記錄的古氣候古環境信息更難識別,因而需要技術手段與研究方法的創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謝樹成等在利用地質微生物研究陸地極端干旱事件和海洋極端環境事件方面取得突破,發現地質微生物不僅能夠識別2.52億年前引起最大生物滅絕的惡劣古海洋環境,而且能夠識別最近35萬年以來陸地發生的大干旱事件。
進展七:1.3億年前早期鳥類化石揭示尾骨與尾羽獨立演化
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敏副研究員所屬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1月31日的《自然通訊》雜志上報道了有關原始鳥類尾骨和尾羽演化的重要發現。在恐龍向鳥類的演化過程中,尾骨變化最為顯著,然而這一過程並不清楚。學術界普遍認為犁狀尾綜骨和扇狀尾羽是同步演化的,王敏等人提出“犁狀尾綜骨與扇狀尾羽在早期鳥類中相互獨立”的假設,挑戰了此前長期佔主流的學術觀點。
進展八:解密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模式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10月2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道了代表地球上最古老樹木的硅化保存化石,理論性地識別出了地球上最早構成森林植物的生長機理。本項研究基於我國新疆塔城和美國紐約州的化石材料,運用植物解剖學研究方法,首次識別出世界上最古老樹木的內部解剖結構特征,並為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方式建立了理論模型。
進展九:緬甸琥珀中隱翅虫化石揭示白堊紀蘑菇多樣性及最早的社會性寄生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陽博士、黃迪穎研究員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和《當代生物學》發表論文,通過對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昆虫和蘑菇的研究,揭示白堊紀蘑菇多樣性和社會性寄生現象。不僅發現了多種罕見的蘑菇化石,直接証明傘菌的多樣性,還從隱翅虫的形態功能學研究入手,間接揭示蘑菇的早期多樣性,並將蘑菇演化歷史推前2500萬年。
進展十:晚二疊世木材蛀孔展示復雜的生態關系網絡
由雲南大學深時陸地生態研究所馮卓研究員率領的國際團隊於2017年9月15日在《自然通訊》雜志發表了晚二疊世蛀木甲虫生態學的重要研究成果。馮卓等人首次報道了晚二疊世蛀木甲虫在鬆柏類植物莖干中高度復雜化的蛀孔構造,發現了蛀木甲虫特殊的取食行為和發育過程中顯著的食性轉變現象。該研究不僅為深入認識化石昆虫生態、植物與昆虫協同演化提供了証據,同時也為探索昆虫的社會化和“農業化”現象的起源提供了線索。(記者 喻思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