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問診、無接觸購藥……我們的看病方式正被顛覆?
網上問診、處方外配、無接觸購藥、在線醫保報銷……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線上就醫”走進了不少人的生活。
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公布,文件提到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近期,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也發文明確,符合條件的“互聯網+”復診服務可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
一系列重要政策信號釋放,讓互聯網醫療話題再度被輿論聚焦:網絡時代,人們的看病就醫方式也將被顛覆?
“宅家抗疫”帶火互聯網醫療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打破了不少人原有的生活節奏。
一個多月來,全民“宅家抗疫”,醫院成了高危地帶,對於有就醫用藥需求的人來說,看病買藥成了一件難事。
為了減少感染風險,一些患者將目光轉向了互聯網醫療,特殊時期,“無接觸”問診的互聯網醫療,成為更高效、便捷的選擇。
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全國至少10余家互聯網醫療平台推出在線問診專頁,2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新冠肺炎免費互聯網診療或線上咨詢。
例如,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京東健康等“互聯網+醫療”平台紛紛推出了在線問診、義診、線上購藥等服務,緩解了實體醫療機構醫療資源不足的壓力。好大夫在線、京東健康、阿裡健康等平台還提供了關於新冠肺炎的快速問診等服務。
此外,第三方處方流轉服務平台易復診也為中日友好醫院、青島市立醫院等全國多家醫院提供互聯網醫院建設、“不見面”購藥服務等解決方案,幫助醫療機構通過公眾號等平台為患者提供在線復診、零接觸購藥等服務。
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互聯網+”醫療服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前,武漢市醫保局火速為微醫互聯網總醫院開通了醫保支付。該互聯網醫院可為武漢市門診重症(慢性)疾病的參保人員,提供線上診斷、處方外配、在線支付和線下藥品配送上門服務。
並且,該平台集結的全國醫生,都可以通過平台全力馳援武漢。
在線問診需求呈“井噴式”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期間,線上問診需求也出現“井噴式”增長。
以公立醫院為例,在深圳,疫情防控期間,深圳28家醫院開通網上問診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深圳市互聯網醫院線上診療累計業務量6607人次,開具電子處方累計達5866人次,線上咨詢累計達14.7萬人次,其中,新冠肺炎咨詢累計達8.2萬人次,佔比達56%。
與此同時,互聯網醫療平台同樣也受到患者歡迎。
例如,平安好醫生APP顯示,疫情期間,截至2月25日,平安好醫生已累計提供了超800萬次問診。
好大夫在線數據顯示,1月22日至2月25日,好大夫在線線上總流量達2.64億,總問診量超過426萬,其中肺炎佔比20%。
此外,自2月1日起,好大夫在線平均每天有2.45萬醫生在線問診,相比1月環比增幅24%,用戶環比增幅278%。
政策加速落地:網上就診可報銷
特殊時期,民眾對線上問診的需求量激增,並在體驗中感受到了其中的方便快捷,而利好政策也在加速落地。
近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下發《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
文件提出,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批准設置互聯網醫院或批准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按照自願原則,與統籌地區醫保經辦機構簽訂補充協議后,其為參保人員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復診服務可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
通俗理解就是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患者網上就診可納入醫保報銷。這也被外界認為是提速推進互聯網醫療入醫保的一步關鍵舉措。
3月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公布,文件強調將符合條件的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協議管理范圍,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
其實,此前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工作一直在進行中。2019年8月,國家醫保局就曾下發《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
這份《指導意見》旨在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價格、醫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聯網+”在實現優質醫療資源跨區域流動、促進醫療服務降本增效和公平可及、改善患者就醫體驗、重構醫療市場競爭關系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疫情爆發以來,線上診療發揮的作用更加凸顯,這使得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政策加速落地。
2月26日,武漢市醫保局為微醫互聯網總醫院開通醫保支付,微醫成為武漢首家納入醫保支付的平台型互聯網醫院。
3月2日,北京完成首單“互聯網+”診療報銷,患者實現了“網上復診”足不出戶。
“政策的迅速跟進,為互聯網醫療發展進一步掃清障礙,將支付變得更容易,這樣將使互聯網醫療的操作性變得更可落地。”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秘書長、易復診總經理馬光磊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線上就診能緩解“看病難”嗎?
疫情之下,互聯網醫療解決了不少患者的看病難題,在業內專家看來,伴隨著線上就診的接受度提高,其產生的影響可能更加深遠。
馬光磊在採訪中表示,患者通過互聯網醫院進行復診購藥,可以有效解決患者“因藥就醫”難題,同時也減少來院的患者,緩解醫院的門診壓力,釋放出更多醫療資源,提升患者看病就醫的獲得感。
不過,若想讓線上就診成為一種常態、為互聯網醫療破冰,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好大夫在線CEO王航表示,醫藥行業具有特殊性,“互聯網+醫”、“互聯網+藥”、“互聯網+險”各自已非常復雜,相互配合更不能一蹴而就。
他強調,兩部委的《意見》只是打開了一扇通向春天的大門,但是如何走到繁花深處仍是未竟的課題,其中監管和控費是重點,也是難點。
“比如如何避免因互聯網便利性而帶來的過度使用,如何防止虛構醫療服務的騙保行為,如何將國家集中採購藥品納入線上醫保等等,都還需要政府、醫院、平台和社會齊心協力、各自擔當,在不斷創新中給出答案。”王航說。
馬光磊也表示,措施在促進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同時,也要避免一些亂象存在。
他舉例說,互聯網醫療目前隻允許部分常見病和慢性病的復診開方,但如何確定復診還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此外,不見面購藥方式,如何進一步的確定它的方法和內容,如何落實具體的購藥方式,避免無方復診、無方購藥的行為,也需要研究。
馬光磊稱,如果要大規模開展互聯網醫療,必須要把握線上線下一致性原則以及聯動性原則。
他強調,處方真實是“憑方復診”、“憑方售藥”、“憑方報銷”的基礎原則,落實好政策的關鍵在於做好處方信息、電子病歷信息以及結算信息的全程可追溯,這也是為在線醫療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要將醫療機構和醫療行為看成個整體,把醫療、醫藥、醫保聯合起來,實現‘三醫聯動’,否則還是難以大規模使用。”馬光磊說。(記者 張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