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科普中国 >>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天文科普

最新内容

欧洲“哨兵-2B”环境监测卫星成功入轨

  新华社巴黎3月7日电 格林尼治时间7日1时49分(北京时间9时49分),一枚“织女星”运载火箭从【详细】

深空探测:2020年中国航天将开启火星之旅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消息,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即将开展正样热试验、采样封装专项试验等多个大型【详细】

“冰箭”长征五号的发动机为啥是“冷心脏”?

  随着《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我国深空探测一期工程计划浮现。作为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详细】

两会聚焦: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瞄准载人登月

  “目前国外正在研制的下一代载人飞船中,只有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猎户座飞船具备载人登月能力。我【详细】

再多些从"0"到"1"—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我国科研"小目标"

  “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详细】

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

  新华社北京3月6日新媒体专电 2016,中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在海外【详细】

政协委员谈“天然卫星”:从月球观测地球可实现

  “月球是一颗‘天然卫星’,可以成为遥感对地球的观测平台。”6日下午在科技界政协委员小组讨论会上,中国【详细】

中国成功发射“天鲲一号” 航天科工推进商业航天

  3月3日7时53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利用开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新技术试验卫星【详细】

月球的身份能“晋级”吗?

  众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物理学的框架内重新定义行星,即强调【详细】

每年3.8厘米,月球远离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人们往往习惯了很多熟悉事物的存在,比如月球,鲜有人会想起有一天它会远离地球。然而,也有一些人会“先知【详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