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团队刊发两文 揭示快速抗抑郁分子作用机制
新春佳节之际,我国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传来佳讯,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在抑郁症研究方面获重大突破。日前,《自然》杂志同期刊发该团队的两篇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多个新的分子靶点。
现代社会,抑郁症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严重精神疾病之一,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大脑发生了病理性改变。传统理论认为,大脑中和情绪、活力相关的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递质的减少引起了抑郁症。目前的抗抑郁药物大都基于这一点来进行研发,但这些药物起效的时间往往非常缓慢,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而且只对20%—30%左右的病人有效。
近年来,科学界注意到,低剂量的氯胺酮会产生快速抗抑郁的效果,起效时间在一小时以内,并且可以在70%以上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发挥作用。氯胺酮作用于大脑中的什么部位?它为何能快速起到抗抑郁的效果?这些疑问,困扰着科学家们。
此次,胡海岚团队在《自然》发表的研究长文中,首次揭示了大脑中外侧缰核的特殊放电方式——簇状放电,是抑郁症发生的充分条件。而低剂量的氯胺酮之所以会产生快速抗抑郁效果,正是因为其可以有效阻止这一脑区的簇状放电。但氯胺酮作为一种毒品,在临床上作为抗抑郁药物使用有很大局限,科学家一直在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在同期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胡海岚团队又揭示了另外一个快速抗抑郁分子靶点——存在于胶质细胞中的钾离子通道Kir4.1,对引发神经元的簇状放电至关重要。
基于此,胡海岚团队在研究中,陆续指出谷氨酸受体NMDAR、T—VSCCs、Kir4.1作为快速抗抑郁分子靶点的有效性,为新的抗抑郁症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可能。“虽然药物研发的道路很漫长,但是我们已经看见了曙光,并且迈出了第一步。”胡海岚说。
胡海岚团队2013年曾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揭示大脑外侧缰核“失望分子”βCaMKII在抑郁症中起关键作用。“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了大脑中特殊部位的特殊放电模式与抑郁症的关系,并找到了可能更适合作为药物靶点的‘抑郁分子’。”胡海岚说。
《自然》杂志评审人对这一系列重大突破给予很高评价:“关于外侧缰核NMDA受体参与介导簇状放电和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的发现非常重要、创新,并且具有广泛的意义”,“这篇迷人的论文发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自然》和另一顶级期刊《科学》还为这两项工作配发了评论文章。(江南 周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