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军事科学与电影融合”——

科学界与影视界融合发展论坛11日在北京举行

2018年12月12日16:22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人民网北京12月12日电 昨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联合主办,科学界与影视界融合发展课题组、超级大本营承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记者与编辑专业委员会、极客电影、三四匠、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协办的品牌活动“科学界与影视界融合发展论坛”第二期“太空、军事科学与电影融合”在中国国家天文台举办。

科学界与影视界融合发展系列论坛项目旨在中国推进科学与影视融合,架起连接影视界与科学界的桥梁,鼓励电视、电影中加入更多、更好的科学故事和角色,从而影响公众对科学、工程学的认知。通过创造一个影视界和科学界共同的“社区”,保证两者间的定期交流,让科学为娱乐创造更多价值,也让更多、更好看的科学元素出现在各种屏幕上。

中国科学传播与影视融合课题组成员、科学编剧王姝(主办方供图)

本期论坛由中国科学传播与影视融合课题组成员、科学编剧王姝担任主持,邀请了科学家、军事专家与电影工作者,把他们工作中的前沿思想与研究内容推介给现场观众、大众媒体、军事及科幻题材影视剧爱好者,希望通过专业的科学解读带动广大观众更加客观地理解科技发展对影视作品的影响。

论坛上发布了中国科协科普部组织开展的课题项目——《中国科学传播与影视融合报告》的主要成果,提出了科学传播与影视融合对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意义,发布了调研成果,以及对科学传播与影视融合路径提出创立科学元素影视基金、设立奖励机制、推介优秀科学元素电影等的建议。

微像文化CEO张译文(主办方供图)

在嘉宾报告环节,微像文化CEO张译文基于自己做出品人、制片人的经验,做了与电影内容制作相关的报告。她认为,“如果将很多国外科幻大片的场景直接套用于国内,会出现较强的违和感。因此,科幻电影人应该做与中国人、现代人有关的故事。同时,还要建立内容的可信度、市场基础等,提高观影者的信心。而要想让科幻电影表现得足够‘真实’,就需要科学家参与幕后制作,为电影内容‘保驾护航’。”不过,张译文表示,“目前,影视团队很难与科学家直接对接,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银翼文化与奇观影展创始人、电影策划马贺亮(主办方供图)

银翼文化与奇观影展创始人、电影策划马贺亮基于自己对科幻电影产业的思考,为现场观众做了报告。他指出,“我国电影人对科幻电影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于好莱坞电影,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足。很多电影人虽然有做科幻电影的热情,但在实际策划过程中,会习惯性地避开相关科技知识,将科幻片拍成‘软科幻片’。科学界与影视界融合的意义,就是要打破边界,拓宽电影人对科幻电影的认知,而科学家能为科幻电影的创作提供边界。”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主办方供图)

在嘉宾对话环节,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指出,“科学是开放的,除涉密内容之外,很多内容都可以向科技工作者直接沟通、了解。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有四千位科技工作者,覆盖了影视工作者想要了解的所有学科;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科普、科教、科技创新与创业。如今,很多影视工作者不知道自己想了解哪些信息,因此,需要一个知识面比较广泛的科技工作者为他们提供引导。”此外,郑永春认为,狂热的科学爱好是成为科幻作家的必要条件,只有了解科技的发展,才能创作出具有代入感的作品;科技工作者也要具有包容性,理解电影的表现手法。

嘉宾对话环节(主办方供图)

新华社《军事世界》总编辑陈虎指出,“科技迷与军事迷关系很近。在军事作品中,很多武器装备的设计与研发都是具有科幻性质的,比如用科幻的思路设计未来的军事装备等。电影人可以将科技成果,比如天眼、量子物理等融入科幻创作中。同时,好的科幻电影应上升到哲学层面,思考、揭示‘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问题。在科幻电影、军事电影的创作中,需要思考如何将可视性、真实性结合起来的问题。”

军事问题专家房兵提到,“科幻电影可以帮助人们‘开脑洞’,还可以让人们学到很多知识。电影首先要保证观赏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科学、军事等元素。在科幻电影的创作中,应该将不同领域的专家邀请到一起进行思想碰撞,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幻电影的发展。”

超级大本营联合创始人、军事评论员田晨认为,“军事电影不等于‘打仗电影’。很多科学技术都是因为军事需求被研发出来的,最新科技对未来战争、未来世界的影响等也属于军事电影的题材。”

(责编:赵鹏、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