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专题>>科普内蒙古

姜庆五:谨防小火星引发疫情复燃

2020年02月28日13:48 | 来源:健康报网
小字号
原标题:姜庆五:谨防小火星引发疫情复燃

  从2019年年底持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该如何看待目前的疫情发展形势?如何从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原院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姜庆五教授。

  ■健康报:时至今日,该如何看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未来,疫情可能会出现怎样的走势?

  姜庆五:全国疫情防控的总体形势分两部分来看,都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对湖北以外的其他地区来说,最初确诊的病例几乎都与湖北、武汉有关联。1月23日武汉封城对于控制疫情输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约经过一个潜伏周期后,2月可以视为疫情的一个分水岭。此前,全国其他地区每天的新增确诊病例数一直在走高;此后,开始进入缓慢下行通道,武汉封城的效果得以显现。

  在全国其他地区,严密排查有武汉、湖北旅行史、居住史的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隔离观察措施,同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都起到了很好的疫情防控作用。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现了零新增,全国每日治愈出院病例数大于新增病例数。总体上说明,医院所承受的救治压力正在减小,这些都是令人欣慰的变化趋势。

  就湖北省、武汉市而言,当地原有医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患者救治的需求。党和国家及时做出决策,全国驰援武汉,建设方舱医院,千方百计扩大收治能力,有力支援了湖北省的疫情防控。目前,武汉市正逐步转入主动排查收治患者的阶段。如果能够坚持拉网式排查,在短时间内压缩存在于社区的传染源,湖北和武汉的疫情防控也有望很快看到效果。

  ■健康报:不久前,国家明确了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整体策略。如何在复工复产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

  姜庆五: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但是,如果全国长时间维持在一种近乎停摆的社会状态,不仅会给社会经济和生产带来冲击,也将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影响防控物资的供给。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非常正确的决策。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出现了零报告,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社区传播,客观条件也支持逐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需要指出的是,逐步复工复产也是对各地疫情防控阶段性效果的一次检验,各项防控措施仍然不能放松,一定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人群聚集,个人也应坚持落实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在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中,以粪口传播、接触传播为主要途径的消化道传染病,防控难度相对较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是防控难度最大的一类传染病。而新冠肺炎又是一种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哪怕有一两个“火星”散落在人群中,都有可能引起“一片大火”。(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健康报:有观点认为,在疫情应对初期,流行病学专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此您怎么看?

  姜庆五:在“不明原因肺炎”发生的早期,大家道听途说的消息很多。需要提醒的是,面对一种新发疾病,要给专家一定时间进行调查与研究,这不是一件可以草率定论的事。

  最初,我们听到了很多方面的知名学者在发声,但几乎没有听到真正有流行病学知识背景的公共卫生专家的声音。应该反思的是,最初在判断这种疾病可能存在的风险时有些犹豫了,有些过于依赖科学研究的结论了;鉴定病原、基因测序固然重要,但以往疫情防控的经验和教训也不能忽视。

  应该让经验丰富的流行病学专家在早期共同参与疫情形势研判。当时已经知道这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一种呼吸道疾病,而且早期表现出来的病死率也不低。当很快出现几十例患者的时候,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判断它是一种传染病,给予高度警觉。但很遗憾,我们错失了一定的宝贵时间。

  ■健康报:经历此次严重的新发传染病疫情,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该如何发展完善?

  姜庆五: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我国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体系迎来了一段黄金发展期。但因为多年来传染病相对“安生”,公共卫生又在逐渐被人遗忘,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撤并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是,医院的服务对象是患者,公共卫生机构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如果将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机构并入医院,最终结果就是被临床“吃掉”。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患者出现疾病首先去的是医院而不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望疾控机构灵敏地发现传染病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建立了全球最强大的传染病直报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的多级医疗机构,只要出现已知传染病,各级医疗机构即可实时报告疫情,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极大提高了我国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能力。

  但直报网络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没有覆盖新发传染病,如何改进直报系统,我的建议是加强症状监测。一种新发的传染性疾病,其症状表现往往不外乎发热、咳嗽、呕吐、腹泻与死亡等,这些都是很敏感的传染病现象。比如,发热是绝大多数传染病会出现的症状,如果一个地方发热病人突然增多,又无法通过已知的传染病进行解释,就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医疗机构开展症状监测,一定要有专门的通道向疾控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报告。未来,加强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信息互通十分重要,可以在医院HIS系统内嵌入传染病症状监测报告系统,与疾控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培养临床医生的传染病防控意识。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疾控机构还会向医疗机构派驻联系人建立直接联系。这种做法也值得借鉴。(首席记者 刘志勇)

(责编:李慧博、王燕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