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第六十個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與世界水日(3月22日)共用一個主題——“氣候與水”。內蒙古科技館聯合多家單位,採用多種方式,舉辦系列科普大講堂,輻射各盟市科技館和中小學校。【詳情】
3月23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社科聯主辦,內蒙古醫科大學社科聯協辦的“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四屆社科普及第一季度活動周”在呼和浩特啟動。 本季度活動周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共筑健康內蒙古”為主題,首次以線上的形式開展。【詳情】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主題是“氣候與水”。當日,在自治區氣象局,一場通過網絡直播向社會公眾宣傳氣象科普知識的主題活動拉開帷幕。【詳情】
為進一步提高內蒙古科技館輔導員研發實驗室課程能力,提升實驗室創客類、科學課等課程教學水平,3月19日,內蒙古科技館舉辦第七期在線業務培訓班。內蒙古科技館首批赴廈門科技館參訓的6名科技輔導員,通過網絡視頻會議系統以分享經驗的形式進行講解。【詳情】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運用“互聯網+科普”思維,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科普活動。 2020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氣候與水”。【詳情】
3月17日,內蒙古科技館舉辦第六期在線業務培訓班,邀請呼和浩特市教學研究室科學學科教研員、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客座教授、2019全國科技館輔導員大賽評委秦亞吉授課。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科技館等科普場館的科技輔導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共150人參加培訓。【詳情】
據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近日消息,該校金梅爾癌症中心的人體細胞和小鼠試驗表明,與單獨用藥相比,聯合使用試驗性抗癌藥物TAK228(也稱為sapanisertib)和已有抗癌藥物曲美替尼,更能有效抑制兒童低級別膠質瘤的生長。 兒童低級別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兒童腦腫瘤,約佔所有兒童腦腫瘤病例的三分之一,源自支持和滋養神經元的腦細胞(膠質細胞),當前的標准化學療法雖能有效延長壽命,但往往會出現副作用或不耐受的情況,而且接受傳統療法的兒童患者中約有50%出現了腫瘤再生。【詳情】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吃××可以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新冠病毒是通過××傳播的”“××能預防新冠肺炎”,這些傳言在網絡上迅速流傳,它們都是真的嗎?聽聽專家的說法。 新冠病毒通過蚊子傳播? 真相:要傳播病毒,蚊子需與病原體長期相互作用 隨著春天的到來,氣溫開始逐步回暖,特別是中國南方各地,蚊子逐漸增多,有人擔心,蚊子會不會成為傳播新冠病毒的新隱患?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曉光提示: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詳情】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依托工業互聯網促進傳統產業加快上線上雲。此前,工信部也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表示,2020年要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詳情】
3月18日,氣球緩緩上升,雷達實時接收探空儀傳回的氣象數據。張進剛攝 3月18日,賢振強工程師在展示氣球攜帶的探空儀。【詳情】
為加快推進自治區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近日,自治區民委在對所征集的項目進行梳理匯總分類的基礎上,研究選定了應用開發、共享資源建設、技術服務3大類7個實施方向的項目作為2020年自治區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項目儲備庫入庫項目。 據了解,2020年,自治區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項目主要圍繞4個方面開展。【詳情】
記者3月17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面有序開展預防接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據疫情形勢變化,科學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預防接種工作。 據了解,前期,我國部分地區根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暫停或調整了預防接種服務。【詳情】
“返工后,口罩、手套不夠?日本含氯‘消毒卡’,抵御身邊活病毒!”“三價銀離子,病毒天敵,長久抑菌抗病毒!”“精油小分子穿透病毒包膜殺死病毒”……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一批號稱可以抵御病毒、預防新冠肺炎的防疫“神器”在網絡和實體店熱賣,有的打著“高科技”旗號,有的則是人們熟悉的“老面孔”。 防疫“神器”有多神?幾乎約等於就是神話了。【詳情】
專家團隊研究証實,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中西醫結合與單純使用中藥和西藥相比,能較快地改善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縮短住院天數,提高核酸轉陰率,有效減少輕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的發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中醫藥防治瘟疫有著獨特的理論和實踐。【詳情】
眼下,正是農牧業生產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階段。為解決疫情期間我區農牧民的科技需求,不誤農時保障春耕備耕,我區4600多名科技特派員以及農牧業專家積極利用信息化“利器”,為農牧民提供及時、快捷的科技服務,遠程指導農牧民開展春季生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