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太平洋 中國大洋45航次科考將探尋哪些深海秘密?

2017年07月13日08:29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縱橫太平洋,中國大洋45航次科考將探尋哪些深海秘密

新華社廈門7月12日電 中國大洋45航次科學考察12日從廈門起航,前往西太平洋典型海山區、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和中東太平洋一帶,進行為期將近120天的科學考察。科學家們縱橫太平洋,將重點探尋哪些海洋科學奧秘?會有哪些亮點?

調查海山生物多樣性,開展微生物類群富集培養

中國大洋45航次首席科學家林輝說,本航次共分三個航段,其中第一航段以海山生物多樣性調查為主,在西太平洋典型海山及周邊海域開展生物多樣性與環境調查。

“主要任務是在西太平洋馬爾庫斯-威克海山區開展‘偵查性’的海山調查,獲取多座海山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樣品與觀測資料﹔開展調查區海山環境異質性分析,探討海山生物類群、分布特征與影響因素,深化對海山生態系統的認識。同時,結合歷史調查資料,提升海山在物種進化與擴散中作用的認知。”林輝說。

據本航次第一航段首席科學家汪衛國介紹,這一航段的亮點表現在:

——獲取海山環境保護所需生物多樣性數據和樣品,體現了我國對深海未知海山典型生態系統的探索創新,重視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視環境保護。

——本航次是我國首次對西太平洋海山微生物多樣性開展系統調查。

——將首次應用深海微生物長期原味培養系統等手段,開展海山與太平洋海盆中特殊功能微生物類群的富集培養與功能驗証。

調查結核資源,進行鳥類和哺乳動物觀測

本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學家黃浩說,這一航段以資源調查為主,主要在東太平洋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開展地質調查,繼續擴大多金屬結核控制資源面積。

與此同時,科考隊員還將開展相關區域的稀土資源調查、深海生物基因資源獲取、新興污染物微塑料調查、大氣化學環境與氣象調查、鳥類和哺乳動物觀測等工作。

水文和氣象環境調查方面,開展走航觀測,獲取航線氣象資料,保障船舶安全,為全球氣候變化、海氣相互作用研究提供科學信息。

公海環境污染狀況調查方面,在作業區及航路同步開展調查海域水體、沉積物和生物等微塑料調查,在重點區域開展不同水層垂向放射性核素水平調查﹔同步開展鳥類和哺乳動物觀測,為制訂有效的物種保護與管理措施提供科學支撐。

調查深海環境,開展海洋生物多樣性與環境變化調研

同時也是本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學家的黃浩告訴記者,第三航段以深海環境調查為主,兼顧開展多金屬結核和稀土資源。同時,開展水體放射性及海洋微塑料監測、大氣化學及氣象等工作。

“中國科學家聚焦全球變化和海洋生態系統響應,探索大尺度的生物多樣性格局及其變化。”黃浩說,亮點在於通過對位於西太平洋暖池和東太平洋上升流之間的中東太平洋開展海洋生物多樣性與環境變化調查研究,獲取深海大洋的生物與環境樣品和資料,探討調查區海洋生物的種類組成與生態環境特點,以深化對中東太平洋生物多樣性地理分布及其對全球變化響應的認識。

黃浩說,本航次聚焦的相關海洋科學問題,除了深海盆地生物多樣性研究外,將關注海山與周圍盆地之間的物種源匯關系,海山之間的生物連通性。比方說,一個海山的生物有沒有可能擴散到另一座海山,這對建設公海保護區網絡意義非常重要。

首個國家海洋局綜合考察航次,首次執行“蛟龍探海”計劃環境觀測任務

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說,本航次是國家海洋局組織的首個綜合考察航次,也是首次執行我國“蛟龍探海”計劃中的環境觀測、監測任務。

據介紹,這個航次的科學考察任務多達9項內容,包括深海生態環境調查和保護、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資源調查、深海生物基因資源獲取、新型裝備測試和試驗、水文和氣象環境調查、公海環境污染狀況調查、鳥類和哺乳動物觀測等。

“本航次起航意味著‘蛟龍探海’工程的環境監測專項步入執行階段,體現了我國重視深海大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跟蹤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劉峰說,本航次重在環境和生物多樣性調查,體現了我國對國家管轄外海域生物多樣性養護和環境保護的重視。(記者 劉詩平)

(責編:張萌、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