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闖醫院 醫療版“阿爾法狗”來了

2017年07月27日08:08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人工智能闖醫院 白衣天使不必驚慌

今年4月,全國第三台Think surgical(“慧思考”)骨科手術機器人落戶河南省人民醫院。

對病人來說,面對面接觸、語言安慰等人文關懷都是有助治療的因素。機器是冰冷的,人是活的。圍棋界人機大戰之后,醫療版“阿爾法狗”來了。

不久前,代表中國腫瘤防治最高水平的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引領我國信息產業和信息化計算技術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天津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學影像計算機輔助診斷及腫瘤多組學等科研領域,開展合作研究。強強聯合建造醫療界的“阿爾法狗”將使AI深入到腫瘤診治的多個領域。

AI在未來會完全替代醫生嗎?機器人真的能代替醫生替您看病抓藥麼?

彌補醫學影像缺口

本月初,北京舉行了一場“AI—醫師讀片競賽”。參賽選手一方是來自友誼醫院、協和醫院等知名醫院的四名資深醫生組成的“病理醫生團”,另一方則是某公司研制的宮頸細胞涂片智能輔助篩查系統。對戰內容是分別對7份宮頸TCT病理涂片進行讀片診斷。

最終,機器在速度方面更勝一籌,不到5分鐘就完成了所有診斷任務。而醫師團則在20分鐘左右完成了任務。診斷結果方面,智能輔助篩查系統提交的診斷結果與四位醫師完全一致。

據了解,AI在醫療影像的識別已經超過了醫生的水平,錯誤率已經很低了。事實上,很多醫院的影像科大夫很歡迎AI在醫學影像等領域大顯身手,因為至少可以減輕醫生日常的工作量。

“現在做一個腦腫瘤病人的核磁共振,約有200張圖像。三分鐘看完是我的一個診療流程,看完之后還會對病因進行診斷。如果是常見疾病,可能一眼就能認出,如果遇到非常見的疾病,往往需要查書,而計算機在知識的存儲方面,有著巨大優勢,人工智能可以輔助醫生完成大量的讀片工作。面對現在醫生少病人多的情況,人工智能能提高效率,節省醫生的精力和體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馬軍介紹。

“美國等發達國家病理科醫生每天隻需要看近100張片子,中國的醫生卻需要看200甚至300張,這給醫生帶來了極大的工作壓力。”北京友誼醫院病理科副主任醫師余小蒙認為,智能輔助篩查系統未來進入臨床后有望推動解決這一問題。

在另一場與人類醫學專家的乳腺癌病例分析競賽中,基於靈敏性和假陽性的評分中,人工智能的准確度達到88.5%,而頂級病理學家的准確率為73.3%。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裡的應用也被列入國家的發展規劃當中。7月20日,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推廣應用人工智能治療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醫療體系﹔探索智慧醫院建設,開發人機協同的手術機器人、智能診療助手﹔實現智能影像識別、病理分型和智能多學科會診。

傳統中醫表示不服

盡管AI已經在醫療影像領域顯示出了其獨特的優勢。但上海中山醫療科技發展公司總經理陰憶青也表示,因為醫療領域相比其他學科在數據輸入和定義等方面呈現出比較復雜的屬性,真正通過AI將醫療中的現實信息進行提取和處理,還是比較困難的。

醫生們表示,在一些可以標准化、量化和結構化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確立算法后讓AI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更新來完成工作。

“一些影像或資料性質(內容)的交給AI沒問題。”天津市腫瘤醫院乳腺影像診斷科主任劉佩芳教授對AI讀片非常認同,“當資料內容夠多時,再通過不斷地深入學習,AI的確可以替代年資稍低的大夫。但前提必須是由醫生或研究團隊先輸入相關的影像資料,再勾畫出病變的區域以及病理結果,之后才能由AI進行讀取。”

據了解,在AI系統進行訓練時,人類醫生的經驗就好比“棋譜”一樣——哪裡是高度病變、哪裡是正常細胞,醫生對病理片子上的這些信息進行標注后,后台就能通過AI算法,將醫生的這些經驗吸收成為自己的知識。經過上千上萬次的“習題演練”后,一個人工智能醫生小助手也就逐漸養成了。

西醫沒有問題,那麼中醫呢?

“AI與中醫的結合,對中醫的發展和傳承推廣有重要意義。”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曙光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李福鳳就表示,通過對學科研究,對“望聞問切”,進行標准化,這將有利於中醫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

然而,世紀壇醫院中醫科主任馮興中教授卻持不同意見。他認為,任何疾病診斷都要基於疾病的証據,疾病証據除了醫生的經驗之外,即是醫學檢驗或檢查等現代技術。傳統中醫,基於人體健康精氣神的原理。與西醫相比,思維方式不同,現代技術滲入較少,對疾病的認識主要基於醫生的中醫理論體悟和臨床經驗,診斷軟件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沖擊。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上海市中醫藥科技情報研究所所長賈楊也認為,AI與西醫的結合,或許更容易實現。但用在中醫科室看病抓藥,就目前AI的水平,還遠遠不足。

機器是冷的,人是活的

AI在影像醫學上的表現已經足夠驚奇。但是,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期望顯然遠不如此。

判斷壽命,就是一個例子。據國外媒體報道,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通過分析病人的胸腔影像,對預期壽命不超過五年的病人進行了預測,最終精確率約為69%,和醫生的預測結果差不多。研究者認為,該研究對嚴重疾病的早期診斷或具有重要意義,讓醫生可及時介入為病人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療方案。

不過,面對AI帶來的影響,大部分醫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醫生是醫療的核心,在診斷過程中,人類的諸多情感因素是AI無法代替的。

作為AI產業人士郭娜表示,醫生一定不會被AI替代。“當我們購買醫療服務的時候,心裡安慰的效果是大於物理治療效果的。”

“面對AI,醫生關注的不應該是是否將被其替代,而應該是學習AI的推理、學習過程。”在馮興中看來,人工智能在臨床中,是幫助醫生應用認知計算技術計算的結果去輔助決策。認知計算概念被命名那天起,其定位就不是用來替代醫生的,它是幫助醫生學習、決策的,這是它的使命。

“醫生一些直覺性的東西是機器比不了的,認知計算和人類之間是有差別的。”劉佩芳也表示,醫學是綜合性的,是人文的體現,所有的技術和機器都是延伸人的技職能的工具。雖說機器在某些方面比人類更精准,利用機器完成醫生常規工作指日可待,但暫時來說,AI並不代表能完全取代醫生。“因為,最終還是要臨床醫生進行核實。”

隨著人工智能、機器人、先進檢測手段、組織再生技術的實施和應用,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勢必會經歷一場顛覆性的革命。但是專家們也再三強調,AI不代表智慧。AI是以運算速度和儲存容量來進行邏輯推理,但是智慧是靠經驗、靠非邏輯思維——直覺、悟性、情感綜合起來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靠不斷地積累經驗、增加閱歷,同時思考和分析而積累起來的,所以智慧要高於智能。因此,醫生的智慧是不會輕易被智能替代的。

“最有名的醫生得病時,第一個想到的還是找同行,盡管他完全知道怎麼治療。所以未來機器可以提出建議,但採取哪種方式仍需要醫生來判斷。”(記者 李穎 翟冬冬)

(責編:方正、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