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 發生在2.52億年前的二疊紀至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是地球生命史上最嚴重的浩劫,美國出土的一種化石顯示,大滅絕之后不久海洋中出現了巨大的肉食性魚類。
二疊紀至三疊紀大滅絕事件使地球上70%的陸生動物和90%以上的海洋動物滅亡。此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生物多樣性至少花了幾百萬年才逐漸恢復。新發現推翻了這一觀點,顯示食物鏈重建的速度比人們想象得要快。
瑞士和美國科學家在《古生物學雜志》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分析了美國內華達州出土的兩塊顱骨化石,認為它們屬於一種體長約1.8米的大型魚類,生活在三疊紀早期,距二疊紀至三疊紀大滅絕事件發生僅一百萬年。
報告說,這種魚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大型比耶魚,屬於頂級掠食動物,廣泛分布於當時全球的海洋中。它有三排長約2厘米的利齒,捕食方式類似著名的大白鯊,咬住獵物后整個吞下去。
根據地球大陸板塊演變的位置,在三疊紀早期,內華達州所在海域位於赤道附近。由於硬骨魚類的卵在36攝氏度以上時就無法孵化,新發現意味著當時赤道附近海洋水溫不超過36攝氏度,可以容許脊椎動物生存,這也與以往看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