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藝術主題沙龍:帶你看科學與藝術大融合

2017年07月31日15:57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民網北京7月31日電 (高黎明)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人民網聯合主辦的“科學+”藝術主題沙龍於28日晚在國家天文台招待所一層咖啡廳舉辦。

這一期“科學+”藝術沙龍活動繼續秉承人文交流、平等對話的理念,邀請了近40名科學、藝術創作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藝術大師、科普教育實踐者等,進行藝術和科學的對話與交鋒。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主持人陽燕(主辦方供圖)

本期活動邀請了來自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陽燕擔任主持人,她從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出發,引導現場觀眾進入科學與藝術的交織空間。

《中國國家天文》雜志攝影師、科普作家張超(左一)(主辦方供圖)

在此次沙龍活動中,《中國國家天文》雜志攝影師、科普作家張超以《顯微攝影:從納米到光年》為主題,展示了利用顯微鏡拍攝的照片,講述了不同物質、不同生物所呈現出的藝術美感,這些攝影作品讓與會人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北京天文館畫家喻京川(主辦方供圖)

隨后,北京天文館畫家喻京川通過分析自己的作品和世界大師級畫家的名作,圖文並茂地講述了科學與繪畫藝術創作之間的交集以及兩者的融合過程。

雕塑家黃玉龍(主辦方供圖)

接著,雕塑家黃玉龍從自己的雕塑作品——《雕刻月亮》出發,以點帶面,向與會人員解讀科學是如何給雕塑作品增加美感的。

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主辦方供圖)

最后,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作為特邀嘉賓在活動的互動環節進行講話。王渝生針對“‘科學+藝術’是物理反應、化學反應,還是生命反應”這一命題,從自身經歷出發,進行深刻解讀。他還引用了李政道曾說過的話作為總結:“科學和藝術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兩者之間雖然有不同,但終究不可分離。王渝生的精彩講話贏得了與會人員的陣陣掌聲。

藝術是情感化的科學,科學是精確化的藝術,科學與藝術就是理性與感性的交集,靈感與奇跡的迸發。8月4號的“科學+”經濟之夜主題沙龍還將與專家一起,共話科學與經濟融合的發展之道。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