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鐵馬,戰機轟鳴……
北疆大漠草原深處,朱日和基地三軍列陣、氣勢如虹,強國興軍的力量在此匯聚。這是新世紀以來共和國武裝力量第一次在沙場受閱!
殲—20、運—20等我軍新型裝備陸續亮相,英武雄姿,振奮國人。據了解,此次閱兵的近半數裝備都是最新科研成果。創新驅動、科技興軍,在這裡得到最好的展示!
今年兩會,習主席在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強調: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下更大氣力推動科技興軍,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為我軍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習主席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著眼軍隊建設全局,深刻闡明了科學技術在強軍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吹響了科技興軍的時代號角。
科技進步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也深刻影響著世界軍事發展走向。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瞄准世界前沿,發展新型作戰力量,建設網絡信息體系,推動后勤向信息化轉型,加快研發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加強重大技術研究和新概念研究……全軍以作戰需求為牽引,緊跟世界軍事科技發展方向,超前規劃布局、加速發展步伐,不斷完善和優化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
從一系列新型空空、空地、地空導彈,到先進戰略導彈、巡航導彈﹔從新一代武裝直升機、新型主戰坦克,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指揮自動化系統、戰術軟件……5年來,一大批信息化程度高、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武器裝備列裝部隊。2017年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出塢下水,舉國振奮。
國防科技成就的背后,都離不開軍民融合。一大批軍民融合的成果,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科技實力和國防實力。
“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同心協力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篇大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科學統籌布局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提出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為新形勢下實現富國與強軍統一指明了前進方向。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指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
軍地各級加快構建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順暢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國家主導、需求牽引、市場運作相統一的工作運行體系,系統完備、銜接配套、有效激勵的政策制度體系,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軍民融合。國防科技工業、人才培養、軍隊保障社會化等領域融合逐步深化,海洋、太空、網絡空間等新興領域融合不斷拓展,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去年7月,全軍武器裝備預研項目指南信息首次在網上集中發布,進一步降低門檻,引導社會優質資源進入裝備科研領域。在軍民融合發展的大戰略牽引下,來自民企的生力軍攪活了裝備研發一池春水。軍地相關企業大力開展軍民協同創新,充分發揮群聚效應,加速軍民技術轉化。“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C919大型客機……一大批高端科技成果正在造福全社會。(記者 倪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