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工業機器人未來幾年 有望“領跑”部分細分領域

2017年08月02日08:57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深圳機器人企業超七成專注於工業機器人研發 國產工業機器人未來幾年 有望“領跑”部分細分領域

(來源:南方日報)

在深圳,有這樣一位特別的“明星”,它上過春晚,也曾在大熱的電影《變形金剛》中露臉。這位“明星”其實是深圳優必選研制的一款機器人,以其為代表的機器人企業近年來如雨后春筍般在深圳不斷成長壯大,其帶來的創新勢能已然影響全國甚至全球。

8月1日,科技部稱“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近日正式啟動,並發布了2017年項目申報指南,圍繞智能機器人基礎前沿技術、新一代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六個方向部署實施。

不難發現,應用於工業領域的機器人佔據了專項計劃的大頭。這些機器人服務於產業,為工業4.0不斷助力,在深圳多點開花。《2016年度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深圳工業機器人產業已初具規模,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在眾多細分領域市場份額佔據全國領先地位,如焊接機器人、3C機器人等。

A“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在南山的大族電機,多款工業機器人在城市CBD的寫字樓內快速運轉,這些深圳自主研制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大有趕超日本、歐洲之勢﹔位於寶安的同川科技,研發人員手持遙控器操控六軸機器人作出各種復雜動作﹔中科院先進院的廣東省機器人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內,記者發現了不少有意思的工業機器人——有可產業化的家庭服務機器人,有應急救災的機器人,還有醫療康復和手術輔助機器人……

“創新之都”深圳行色匆匆的不隻有創客、白領、企業家,這座城市的機器人也十分“忙碌”。從前端科研到最終的產業化落地,這些存在於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工廠的機器人被反復修改、調教。

從機器人應用環境出發,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前者更側重技術、性能、穩定性等,后者更側重產品體驗、商業模式等。工業機器人根據用途不同,大致可分為焊接機器人、搬運機器人、裝配機器人等。

市經信委、中科院先進院與市機器人協會共同起草的《2016年度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6年深圳機器人企業數量已達469家,其中工業機器人企業超330家,佔70.4%。工業機器人產業產值約564億元,佔機器人產業總產值的71.69%。

“基本上公司所有的毛利潤都投入研發之中,大族電機有500多名員工,其中超過300人在進行研發工作。”大族電機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王光能介紹記者採訪時透露。深圳企業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部分細分領域更有趕超海外企業之勢。“國內不少電子制造中小企業都想要‘短平快’的盈利方式,它們往往忽略了基礎研究。產學研結合十分重要,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王光能說。

B “國內外大公司往往要到深圳找應用場景”

深圳機器人產業的產業基礎支撐雄厚,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水平全國領先。深圳還是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生產制造基地和國內最大的醫療器械、微電機生產聚集地,先進制造業已實現規模化發展。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的機器人市場輻射能力強大,3C行業是繼汽車行業之后第二大機器人應用領域。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助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直言,“深圳的科研基礎不佔優勢,我們不是站在技術的潮頭,而是站在場景需求的潮頭,獲得了最好的發展機會。”畢亞雷介紹,應用場景的豐富對創新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國內外的大公司希望把機器人很好地應用在生產線上,往往要到深圳找應用場景。

李群自動化CEO石金博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當你深入行業時,會發現行業越來越細分,便能發現哪一環節需要機器人及相關設備,這是一個探索市場的過程。每個應用場景都可能滋生新的行業,工業機器人的應用空間隻會越來越大。”

深圳市同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曉龍分析,要在細分行業實現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海外巨頭的大型機器人產品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在他看來,細分行業對“人機協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川科技專注於人工智能和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人機協作的本質是希望讓人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把簡單重復或是對人體有害的事情交給機器人完成。”沈曉龍認為,未來幾年,國產機器人將在一些細分專業領域擁有絕對優勢。“國外有‘四大巨頭’,國內可能產生幾百家細分領域的王牌企業,中國企業在本地化服務和成本方面更有優勢”。

C “輕量級工業機器人領域是全新‘賽道’”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大家需要尊重經驗和積累。工業講究工藝沉澱、歷史傳承,我們有機會去超越前輩,但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石金博說,國外先進的機器人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而國內機器人企業的技術創新可以更為靈活、迅速。在她看來,輕量級工業機器人是一個全新的“賽道”,輕工業中對機器人的智能性要求更高,從軟件和算法上機器人企業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石金博所說的“前輩”,是指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四大巨頭”——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和德國庫卡,它們都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及合資公司,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一度高達70%左右。

在沈曉龍看來,判斷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未來不隻有一個維度。“歐美的工業機器人起步較早,多應用於汽車生產制造,汽車的部件偏大型化,因此工業機器人也偏大型。”沈曉龍認為,這樣的大型機器人在中國未必能滿足日益蓬勃的工業智能化需求。

■鏈接

深企優必選攬獲機器人世界杯亞軍

一年一度的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近日在日本名古屋落幕,今年約有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個團隊及3500多人參加,在機器人足球、工業機器人、救援機器人、家庭機器人以及青少年機器人等五大競技項目中展開激烈角逐。其中,總部位於深圳的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企業優必選與清華大學聯隊參加了人形組AdultSize的比賽,並以13分的成績獲得了該組技術挑戰賽的第二名。

根據機器人的身高,人形組又被分為KidSize、TeenSize和AdultSize3個組別,並分別側重不同的技術方向。其中,AdultSize組則側重於機器人硬件系統及運動控制技術。優必選派出了與清華合作完成的大型仿人形機器人,高135cm,擁有21個自由度,配備了雙目立體視覺、六維力和慣性傳感器。能實現全方位行走,並能夠根據視覺自主定位和踢球。這款機器人最終獲得了AdultSize組技術挑戰賽的第二名。(記者 蘇梓威 張光岩 實習生 劉 璐)

(責編:賈越喬(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