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8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火星飽受塵暴的“折磨”。這顆紅色星球表面塵暴是此前認為的10倍多,可能對火星氣候及未來火星探測產生重要影響。
塵暴是一些不斷旋轉的塵柱,形成於低壓的氣穴周圍,在火星上極為常見。塵暴是表面灰塵進入大氣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大氣中,灰塵會抓取熱量,控制火星氣候。得克薩斯大學的馬克·萊蒙對此解釋稱:“火星上的灰塵有點像地球上的水,是最重要的火星氣候驅動因素,因此,理解灰塵如何進入火星大氣至關重要。”
為了更好地理解火星氣候以及未來的火星探測任務可能會遇到的風險,我們需要知道火星表面存在多少塵暴,但火星著陸器氣壓計隻能探測到最大的塵暴。有鑒於此,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的布萊恩·杰克遜和同事將統計學方法應用於氣壓計得到的數據,得出了所有塵暴的數量。
火星上的塵暴通常在火星表面盤旋幾分鐘,然后消失。研究團隊發現,任何一天,在火星表面每平方千米的地方,就會出現一個13米寬的塵暴。火星表面積為1.45億平方千米,這意味著,每天可能有上億個如此規模的塵暴“出沒”於火星表面,是我們此前認為的10多倍。杰克遜表示,如果站在火星表面,你隨時都有可能看到十多個幾千米高的塵暴掠過地面。
理解塵暴對於火星探測也至關重要,因為航天服、未來的火星避難所等,都很難“擺脫”塵暴中的塵粒。此外,塵粒間彼此摩擦產生的靜電也成問題。杰克遜說:“地球塵暴產生的電場不大,不足以構成威脅,但火星更干燥且灰塵更多,塵暴產生的電場更大,威脅也更大。”(記者 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