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需要的不是消滅現金 而是不斷提升安全性

2017年08月11日11:02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改變的,不只是掏錢的姿勢

8月8日這天,“全民健身日”將關注度拱手讓於“無現金日”。

炒得沸沸揚揚后,盡管有專家質疑該提法是少數機構有意識地將“無現金”支付等同於自家產品,但移動支付已滲入衣食住行、辦事繳費已是不爭的事實。“掃一掃”取代“掏錢包”,成為男人“最帥姿勢”。

根據一份由騰訊參與發布的《2017智慧生活指數報告》,超70%的人表示,100元現金可以使用超過一周﹔84%的人表示不帶錢、隻帶手機出門很淡定。支付寶的官微也提醒,距離中國進入無現金社會還有16XX天……看起來無現金化大勢所趨,那麼問題來了,現金存世的日子真要倒數了?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金融展上,就有一個“反潮流”的例子:一台可以存取零鈔和硬幣的存取款機。5元、10元等紙幣和5角、1元的硬幣皆可“吞吐”。其制造商是國內最大的金融智能設備及智慧銀行整體解決方案企業怡化。這是該機器首次亮相,其內部很多技術都代表著行業最高水准,兩年前就已研發,目前正在布局,需求量持續增加。而兩年前,恰恰是移動支付崛起的時間。

大約2008年之后,我國就難覓可取零鈔ATM機的蹤跡。此番卷土重來,背后原因有二。

首先,是銀行業的轉型需求。互聯網金融爆發背景下,傳統銀行不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向智慧銀行轉變。如小額款項存取、卡折辦理等服務漸被引至自助設備上,這是智能化網店的典型特征之一。

其二,互聯網金融“盲區”仍然存在。買菜買水果買煎餅果子都可以手機支付,大爺大媽也掃起二維碼……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愈來愈濃的氛圍正是被互聯網營造出來的。在通訊基礎設施不完備的邊遠地區或城鄉結合部,仍有大量現鈔需求。比如有工作調研人員在走訪時,見過很多拿著裝滿零鈔的袋子辦業務的例子。

還有,那些並不善於上網的老年人,很多不會或不願意使用移動支付,原因大概有幾類:舍不得花錢交話費買流量﹔年紀大習慣不好改,多少遍也學不會﹔擔心不安全,害怕一輩子的積蓄打水漂……這些顧慮看起來很簡單、很純粹,但這就是技術無法逾越的鴻溝。更何況,現金也是國家金融體系的重要一環,不可能說沒就沒。

因此,移動支付目前的主要任務不是“消滅現金”,而是不斷提升安全性,建立起能讓最不懂技術的人都放心使用的自信心。

面對質疑與期望,微信支付團隊表態,移動支付是現金支付的一種新的補充,這一波活動不是為了“消滅現金”,而是為了推行環保、時尚、高效的生活理念。

用戶需求和商業規律決定了,完全的“無現金社會”永遠不會出現,但一個新的智慧生活時代已經到來。(記者 滕繼濮)

(責編:王雪(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