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電子垃圾智能回收 “綠箱子”一年吃進200萬件

2017年08月17日10:17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綠箱子”一年吃進200萬件電子垃圾

家住上海的顧先生最近很開心,由上海新金橋環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新金橋)等運營的“阿拉環保網”回收了他用了多年的電腦。他不但得到了環保積分,還得到了網購的優惠券。陳女士也在“阿拉環保網”上注冊了會員,她把家裡廢棄不用的U盤、耳機、充電器等,貼上打印的條形碼,投放到了智能回收箱。之后,每月28日,“阿拉環保網”就會將相應的環保積分轉至陳女士的環保賬戶中,積分可以兌換成現金。

如果家中有廢棄空調、冰箱等大家電,還可通過“阿拉環保網”網址、熱線、微信、手機APP軟件等預約,工作人員將上門免費回收,並給予相應的環保積分。

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馬淑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阿拉環保網”為核心的再生資源平台,推動了開發區等地循環經濟模式不斷升級。如上海新金橋與光大等銀行合作,推出了阿拉環保金融賬戶,真正實現環保積分賬戶與銀行賬戶的合二為一,輕鬆變廢為寶。

——研發創新——

建設信息平台突破困局

研究顯示,2017年納入我國管理目錄的14類電子產品廢棄量約1164萬噸,其中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和電腦5大類廢棄電子產品佔78%。

“電子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首要難題是‘游擊隊’回收了大部分的廢棄物,而正規的再生企業卻‘無米下鍋’。”8月15日,上海新金橋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家環境保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信息化與處置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沈燕軍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鑒於此,上海新金橋圍繞著回收模式、回收網絡體系和載體進行創新,開展研發,建設了移動回收平台,在全國首創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電子廢棄物信息化回收網絡。網上以“阿拉環保網”為載體,網下以社區等現場活動為拓展手段,后台以交投服務體系、回收物流體系、監控追蹤體系、積分服務系統、處置商管理系統等信息化管理系統為支撐,真正做到網上網下都能實現電子廢棄物交投﹔實現從電子廢棄物產生方到處置方,再到產生方的“閉環”循環。

沈燕軍說,今年,上海新金橋還完成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微信端的阿拉環保垃圾分類回收程序的研發﹔垃圾分類APP的制作、智能手機與藍牙智能秤的系統研發工作,並在上海社區建設了5個“綠色星期六垃圾分類”示范點,進行垃圾分類回收稱重交投的試運行,結合市場需求,開通了阿拉環保微信錢包以及支付寶支付等功能。

——高新裝備——

資源化綠色技術產業化

記者進入上海新金橋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處置與資源化車間看到,廢舊的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分門別類、井然有序地擺放著。“四機一腦”綜合拆解系統、CRT屏錐分離系統、廢電線電纜處置系統、廢液晶拆解系統、信息消除系統、廢PCB處理系統等自主研發的十五條各類生產線依次排列……

上海新金橋的景象與電子廢棄物利用“游擊隊”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廣東汕頭貴嶼村是著名的電子垃圾拆解村,在貴嶼村,污水橫流、垃圾如山、九成兒童重金屬超標……貴嶼村也是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再生利用水平低、拆解和資源化處理過程中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的典型代表。

“要解決這些問題,當務之急是提高行業的科技水平。”沈燕軍說,上海新金橋是國家環境保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信息化與處置工程技術中心的依托單位,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等科研院所,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信息化示范工程和處理處置與資源化示范工程為核心,通過承擔國家863項目“舊機電設備貴重金屬回收利用技術及示范”“基於物聯網技術的全生態電子產品智能回收與再利用示范工程”等,開展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拆解、破碎、分選、利用技術的研發,進行了關鍵技術攻關和共性技術工程化研究,開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與裝備。

“上海新金橋研發的廢舊家電、電子垃圾的物理拆解技術,破碎分選技術,金屬資源深度加工技術等,按照系統化進行優化組合,形成了廢舊家電整體資源化綠色集成技術並實現產業化應用。”沈燕軍說。

——信息手段——

改變雜亂無序回收狀態

上海大學教授錢光人8月15日對科技日報記者說,手機等電器的更新換代正加快腳步,但伴隨而來的環境問題也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不少不法經營者在利益驅使下,無視環境,對廢舊家電進行手工拆卸、利用燃燒或化學藥劑提取電子廢棄物中有價值的金屬,其余部分作為垃圾隨意丟棄,這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而“阿拉環保網”利用高科技物聯網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在智能回收箱裝滿后統一由專車回收,不僅減少了回收的物流、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避免居民在網上或電話預約后需在家等待等不便捷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無視環境的不法經營者沒有了市場。錢光人認為,上海新金橋在逐步沖擊、改變著廢棄物再利用行業目前低水平、耗人力的雜亂無序回收狀態。

目前,上海新金橋打造的電子廢物處理處置示范工程已經基本涵蓋主要電子電器廢物種類,實現了無害化拆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示范工程通過全自動化傳送,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叉車等不進入處理處置車間,優化了生產布局,產生的熒光粉得到有效控制,車間環境污染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已經實現年處理處置各類電子廢棄物200萬台/件。

據統計,電子廢棄物信息化回收網絡目前在上海市已建立3000余個回收網點,建立了完善的安防溯源監控體系,實現對電子廢棄物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針對黨政機關、工業企業、社區居民、流通領域,建設了以上海為核心,覆蓋長三角區域,面向全國的信息化回收網絡。

——管家服務——

提供全方位的環境維護

作為環境第三方服務商,上海新金橋為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提供環境專業服務以及園區廢棄物的“管家式”服務。2016年,園區中300多家危險廢物轉移處置企業中,有290家企業選擇了上海新金橋公司。

此外,在環境監管、污染控制、節能減排、技術推廣以及環境規劃等方面,上海新金橋為園區政府提供專業服務。比如設立金橋環境檢測實驗室,採集企業用水、排污和危險廢物等數據,形成園區企業環境數據庫﹔實施金橋開發區企業可持續潛力評比、生態信息平台運營維護、金橋空氣監測站運營維護、金橋開發區企業生態創新力培訓等項目。

今年上半年,環境第三方服務還擴展到上海南匯工業園的生態建設中。

作為國家環保科普基地,上海新金橋不忘做好環保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引進星火志願團隊,成立“星火—阿拉環保志願隊”等,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接待各類參觀、調研、檢查等1200多人次﹔環保志願隊完成了40場電子廢棄物宣傳活動以及培訓活動等。

觀點評說

2017年上海市將固廢資源利用率指標納入“十三五”規劃,要求企業園區的電子廢棄物要規范化處置,且對資源利用率提出指標要求。與此同時,上海新金橋等電子垃圾處理企業,通過採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將電子垃圾進行充分回收利用並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點。

在探索電子垃圾管理方面,上海一直走在國內城市前列。上海市政府將“電子廢棄物回收網點建設”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目前,用於電子垃圾綠色回收的阿拉環保卡和回收人員管理卡,已在全市推廣。這種把綠色回收變綠色積分,並轉換成消費積分的城市電子垃圾綠色回收模式,是全國首創。也值得全國其他城市學習借鑒。(記者 李禾)

(責編:王雪(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