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零售便利店背后蘊藏巨大數據市場

2017年08月17日13:58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無人零售蘊藏巨大數據市場

顧客在店內觀看機器人炒菜

最近無人零售突然間爆紅起來,火爆的背后是零售發展的必然趨勢。

8月15日,杭州首家新零售業態未來店投入營業。人們發現,在該店內顧客除了可以直接買食物現場烹飪外,還可以體驗到機器人炒菜、無人收銀等人工智能超市帶來的便利與快捷。和普通超市不同的是,它融入了多項人工智能科技,成為集黑科技、美食娛樂、次世代購物、線下體驗線上服務於一體的體驗式新零售實體店。

形式五花八門 本質智能技術

縱觀互聯網時代的商業,都是小而美的商業,精細化、小眾化將成為未來商業的主流。傳統的規模化零售在慢慢被分解,被小型的、更精准的零售模式替代。無論是零售業還是其他行業,規模化走向精細化都是必然的趨勢,這一趨勢正在零售店上得以體現。如今遍地崛起的便利店,和日益衰落的大型超市就是對此最好的說明。

如果梳理一下智能技術應用,最近比較火的無人零售便利商店無一例外的都用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Amazon Go採用免支付方式,通過“掃描進店”,“選取生鮮及食品”,“離店”“賬戶自動支付”的購物流程進行自動化經營。

便利蜂則採用掃描支付的方式,消費者可通過“下載APP”,“掃描商品條形碼支付”,向店內系統“出示支付二維碼”的流程進行輕鬆購買。快貓Take Go與Amazon Go較類似,通過“掃描進門”、“取貨離店”“自動扣款”的購物流程進行經營。繽果盒子是將貨品通過“掃碼進店”“取貨”“自助掃描支付”的購物流程進行經營的無人值守便利店。

這些無人零售便利店雖然在形式和技術上有些許所區別,但都是小規模化,盡可能地標准化經營,並具備強大的安全技術保障。在時間上也都具備落地早的優勢,搶佔了市場先機。

掌握消費數據的企業就掌握了話語權,就好比在互聯網時代掌握流量就掌握了話語權一樣。在未來,生產已經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產品也不再是零售的瓶頸。零售的瓶頸在於客戶——客戶想要什麼樣的產品?而隻有掌握大量的客戶數據,才能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產品,這是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大數據紅利 催生人工智能零售模式

那麼,大佬們為什麼要不遺余力的爭奪無人零售市場,其背后的意圖又是什麼?專家指出,是為了巨大的數據市場。

未來是數字經濟的時代,所有的消費行為和商業行為都會被數字化,而在無人零售這種高頻消費的場景下會產生大量的消費數據,這些消費數據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分析消費者。

而分析消費者的意義不僅僅是在組貨上能夠為企業提供依據,更能夠在生產產品上提供依據,從而真正地實現消費需求的拉動。

如果把消費行為進行數字化,將為商家和企業帶來怎樣的價值?目前,市場最高估值的F5未來商店和繽果盒子,都在去年12月Amazon Go內測后快速進入資本視野拿到融資。繽果盒子創始人陳子林甚至毫不避諱地稱“感謝Amazon Go”,如果不是人工智能這個新的概念。而繽果盒子用半年時間,在測試了中山1個、上海2個BOX后就宣布拿到了1億元的融資,估值更高一點的F5未來商店也在今年6月拿到了3000萬元融資。可見,電商數據的背后價值不可小視。

在互聯網世界,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做消費行為數據統計很容易。Amazon Go用紅外線和光幕構建而成的貨架平面會通過手觸達平面和離開平面的行為來判斷消費者是否帶走了商品﹔也會通過攝像頭來分析人們在各商品面前停留的時間長短﹔還會通過分析來設置商品價格,讓消費者停留的時間更長……由此可見,無人零售是最好的產品試驗和市場調研場所,同時也是最好的消費數據分析場所。

當數據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工智能的零售模式就離我們不遠了。未來我們將會發現,通過對消費數據的分析,消費者最近想買的心儀產品都會出現在家附近不超過10分鐘的零售店裡,而且可以現場體驗。這些零售店每天都會根據周圍客戶的需求變化而更新不同的產品,所有的產品都會智能地根據周圍的消費需求變化而變化。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一個人,數據就是一座圖書館,人工智能通過不斷地自我數據學習,最終形成自己的判斷系統。現在的無人零售模式就是通過數據為人工智能構建圖書館。(記者 張佳星)

(責編:王雪(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