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6日12︰30(北京時間9月7日6︰30),中國大洋45航次科考隊在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合同區,成功回收了8月26日布放的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
“本次布放的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主要將陸地實驗室中常用的海洋微生物培養基和培養方法‘移植’到5200多米的深海海底,利用深海原位的高壓、低溫、黑暗、寡營養和開放的特殊環境,富集和培養在陸地實驗室無法培養的海洋微生物。”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董純明博士說。
為期12天的實驗中,該系統主要測試了實驗室中各種常見海洋細菌和真菌培養基對深海近底微生物的培養效果。同時,還進行了深海近底微生物種群對有機底物、海洋表層顆粒有機物、表層浮游生物次生代謝物、常見海洋微塑料、石油烴的響應實驗和相應資源獲取。
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由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研制,設備主體包括15個培養倉、原位環境監測傳感器、聲學釋放器、浮力材料和重力錨。系統設計最大工作水深6000米,可布放到海水與沉積物界面處,進行深海微生物的原位培養。
“實驗完成后,可通過水聲遙控,實現自動釋放、設備上浮與富集樣品的無污染回收。同時,系統還能自動監測和存儲原位環境中的溫度、鹽度、深度、溶解氧和pH值等環境參數。”董純明說,該裝備在大洋科考航次中的持續應用,將為開展深海微生物的功能研究和新資源獲取提供不可替代的海底實驗平台。
就在此前的9月4日,大洋45航次科考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成功將6000米級自返式水下影像和取樣系統回收至“向陽紅03”船。
自返式水下影像和取樣系統是一種利用自重沉降到海底,然后通過浮力材料實現自主上浮至水面的裝備。該系統裝載了照相機、攝像機、CTD(溫鹽深儀)、聲學釋放器、光學信標、誘捕籠等設備,可長時間獲取原位生物影像,誘捕底層生物,並自動監測和存儲原位環境中的溫度、鹽度、深度等環境參數。
來自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何雪寶介紹,該系統從5300多米的深海獲取了豐富的深海生物樣品和影像數據資料,初步分析至少有3種魚類、3種甲殼動物和2種棘皮動物,與第一航段在海山區的觀測結果相比在種類上存在較大差異,顯示出多金屬結核區深海生物種類的獨特性。(記者 劉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