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螞蚱"蹦"哪去了?內蒙古實現綠色可持續防控蝗災

2017年09月13日08:06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草原上的螞蚱“蹦”哪去了?

俗話說:“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這兩年,內蒙古草原持續干旱,卻不見往年螞蚱飛天蔽日的景象,也鮮有媒體發聲。草原上的螞蚱“蹦”哪去了?9月11日,帶著好奇,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內蒙古農牧業廳和內蒙古草原工作站。

草原專家、內蒙古農牧業廳副廳長劉永志說,旱災與蝗災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兩年春夏草原旱情嚴重,尤其今年春夏,氣溫偏高,許多草場一直沒有返青,不僅沒有大面積暴發蝗災,蝗虫(俗名螞蚱)危害還逐年減輕。劉永志加重語氣說,這主要依賴科學防控,內蒙古已經摸索出蝗虫防控的一套規律。

提起科學防控,內蒙古草原工作站站長、研究員高文淵說,今非昔比,如今當災情一旦發生,“三機(雞)聯動”(蝗虫密度高的,大型拖拉機牽引大型噴霧器或飛機低空噴藥﹔蝗虫密度低的放牧雞啄食)滅蝗。

高文淵說,水災、旱災、蝗災是三大自然災害,蝗災是主要的生物災害之一。蝗災泛濫可加速草場退化,嚴重時蝗災經過的草場用赤地千裡形容一點都不為過,蝗虫把牧草的生長點(草根)都吃了,使退化的草場雪上加霜。2003年內蒙古草原旱情嚴重,13億畝草原有1.3億多畝發生蝗災,蝗災嚴重的草原達7068萬畝,每畝虫口密度在百頭以上,集中暴發最大面積達上千萬畝,集中暴發上百萬畝的更是平常,螞蚱甚至進了市區。面對突如其來的蝗虫肆虐,受經費、技術手段的限制,防控面積不到發生面積的零頭。

今年持續干旱,內蒙古草原蝗災發生面積4742.7萬畝,達到嚴重程度的2281.9萬畝,虫口密度平均每畝26頭。連續多年,內蒙古草原蝗虫危害處於可控狀態,今年在蝗虫暴發期,只是點、片狀分散發生。內蒙古草原工作站張卓然研究員佐証了這一說法:2003年錫林郭勒盟蝗災發生面積近億畝,今年為1000萬畝,集中暴發災情的最大面積僅30萬畝。

錫林郭勒草原盟、市兩級預警監測中心6月初監控到錫林浩特有30萬畝草場蝗虫開始露頭,6月20日開始組織滅蝗,經過20多天努力,蝗虫危害得到控制。

6月初發現災情,為何過了近20天才組織滅蝗?張卓然說,蝗虫是混合種群,在20天內還有其它草地害虫由卵成虫,為了降低殺虫成本,在適宜的時間滅蝗可以一舉多得,達到保護草原的目的。蝗虫在牧草生長時期成虫,一周一齡,一齡產卵,如果在蝗虫產卵期殺死防控效果不言而喻。張卓然認為,盡管防控資金由10多年前2000多萬元,增加到現在4000多萬元,但對出現災情的區域,仍隻能做到一年防治一次。如果經費允許,一年防治兩次效果會更理想。

高文淵介紹,經過10多年努力,內蒙古構建了自治區、盟市、旗縣3級監測預警網絡,在蝗虫易發生區,每10萬畝聘1名牧民測報員,共發展了1300多名測報員,90%以上的草原處於監控狀態﹔成立了10個專業防治隊,配備了大型防治設備,每個防治隊具備應急防控3000萬畝草場的能力﹔建立了蝗虫易發生區指數模型,將危害程度劃區分級,不同級別,採用不同方法﹔與中國農科院合作開發出綠僵菌微生物制劑,實現了綠色、可持續防控蝗虫。目前,自治區以生物防治、天敵防治面積達70%多。這一整套蝗虫綜合防治措施,獲得了2015年度內蒙古科技進步一等獎。

張卓然說,2003年和2004年兩年在鑲黃旗100萬畝草場上使用綠僵菌防控蝗虫試驗,至今這100萬畝草場沒有發生蝗虫災情,植物根部土壤還能檢測出綠僵菌成分。

內蒙古草原工作站不斷引進生物防治新技術、新制劑,開展試驗、評價還在進行……劉永志說,防控蝗虫的工作,還需加大力度,決不能掉以輕心。(記者胡左)

(責編:任妍、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