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日前發現,火星地殼的密度並不如此前想的那樣大,這一點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紅色星球的內部結構和演化歷程。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志上。
較低的密度可能意味著至少部分火星地殼是相對多孔的。因此,研究團隊不排除存在更薄外殼的可能性。
論文第一作者、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桑德·戈森斯和同事,使用與現有重力模型相同的數據,但給出不同的限制條件並獲得新的解決方案,由此生成新的模型,繪制出包含地殼密度和厚度的全火星地圖,結果發現,火星地殼的平均密度比以前認為的要小。此前人們認為,火星地殼密度至少與地球海洋地殼密度一樣,約為2900公斤/立方米左右,但此次計算的火星地殼平均密度約為2582公斤/立方米,與月球平均密度相當。此外,地殼的厚度變化也較小。
戈森斯說:“地殼是星球歷史上發生一切演變的最終結果,所以較低的密度可能表明,在火星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中,還有一些重要的影響因素。”論文合著者、行星地質學家格雷格·諾依曼是說,這個結論說明僅了解岩石的組成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知道火星岩石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何變化。”
研究人員指出,NASA的“InSight”(地震勘測、大地測量和熱運輸內部勘探)任務計劃於2018年發射,它被裝載在火星著陸器上,主要目的是考察火星地殼內部的構造,有望提供更確鑿的測量數據。(記者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