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2017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原煤產量達到34.1億噸。雖然近年來中國一直在降低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但2016年中國煤炭消費量仍佔能源消費總量的62%。此外,無論是原煤開發利用,即傳統的燃煤發電、煤炭焦化,還是近年來新開發的煤炭氣化、液化技術,均面臨能源轉換效率不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等問題,這與煤炭開掘、選礦、冶礦、深加工、運輸管理等生產環節的管理相關,其中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就是對煤炭的組成、性質和化學成份進行檢測,也叫煤岩分析。通過煤岩分析,可以識別煤炭中鏡質體、惰質體、殼質體和黏土礦物,准確評價煤的性質、優劣及適宜的用途,加強對煤炭利用各環節進行精准管理,實現煤炭的高效利用,降低煤炭因管理手段粗放而產生的環境污染。
煤岩分析是評價煤質的重要手段
煤岩分析就是利用岩石學的方法來研究和表征煤炭的組成和性質。光學顯微鏡是進行煤岩分析的基本工具,通過在鏡下鑒定煤及其制品的各種顯微組分,以及煤的變質程度,來評價煤的質量。雖然煤的外觀是黑色的,但在顯微鏡下,其內部的各種組分(即鏡質體、惰質體、殼質體和礦物)會呈現不同的結構和反射色,這些組分及其特征對煤的利用性能有著顯著影響。煤岩學正是通過對這些組分的研究,來評價煤的性質,具有常規化學分析不可替代的作用。
煤岩分析應用領域廣泛
煤岩分析目前已廣泛應用於煤炭的科學研究、煤炭轉化、煤炭貿易等領域,並在各領域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煤炭科學研究方面,煤岩學對於煤的植物成因學說的建立起到了關鍵作用,正是由於引入了煤岩學方法,才找到了煤是由植物形成的証據,世界各國地質、煤炭、石油、冶金等領域的研究人員都非常重視煤的顯微鏡研究﹔在煤炭轉化方面,煤岩學方法是研究焦炭顯微組織、煤燃燒、氣化殘炭形態結構的基本手段,為評價煤的煉焦、燃燒、氣化等轉化工藝性質提供了基礎的信息﹔在煤炭貿易及市場監管方面,煤岩學方法是目前鑒別混煤的唯一有效手段,鏡質體反射率指標的測定如同“照妖鏡”,使得市場上以次充好的煤炭產品“現了原形”,例如,主焦煤和混配“主焦煤”,其常規的化學分析指標極為相近,難以鑒別,但利用煤岩學方法,很容易就能鑒定出來。煤岩學方法為規范煤炭貿易市場提供了科學的技術手段。反過來,煤岩學方法也為合理配煤、充分利用煤炭資源提供了技術保障。
信息化催生煤岩分析自動化
除了顯微鏡之外,煤岩分析常用到的關鍵技術為光度計技術,即把顯微鏡反射上來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及數字信號的技術,但這種技術在實踐中仍有很多需要改進之處。操作較繁瑣、測試用時長、效率較低等缺點使煤岩組分的鑒定存在一定的主觀性,測點少,測試結果也不可追溯,隻能通過重復測試來驗証。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煤岩測試自動分析技術應運而生,國內外在煤岩圖像自動分析技術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目前國內已經成功研發了煤岩圖像自動分析系統(英文簡稱為BRICC),其顯微組分識別精度超過國外同類軟件系統,系統功能強大,填補了國內空白。該系統主要由反射偏光顯微鏡、CCD攝像頭、XYZ三軸電動平台、圖像自動掃描採集系統、煤岩圖像自動測試系統組成,主要功能為自動測試煤及其轉化制品的顯微組分及其反射率,實現了鏡質體反射率自動測定、混煤判別、煤岩組分自動識別及定量測試、顯微煤岩類型測試、焦炭光學組織定量測試、焦炭氣孔率測定及配煤指標預測等多種功能,目前已在國內相關大學、科研機構、生產企業得到應用。
煤岩分析自動化促進煤炭的高效精准管理
與傳統的測試方法相比,煤岩圖像自動分析技術具有以下優勢:自動識別鏡質體並測試反射率﹔實現煤岩組分自動識別和測試過程可追溯﹔實現對視域中全部對象進行測試,提高了測試精度﹔通過優化計算方法,測試速度加快﹔既可以在樣品移動的同時進行實時測量,也可以在全部圖像採集完成后進行批量測定﹔採取了一系列降低隨機誤差的技術手段,保証測值准確率﹔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在檢測、審核、應用等層級賦予不同權限,進行各自需要的運算工作,也可以選配其中特定的功能,在原有顯微鏡光度計上嫁接圖像分析系統,實現原有系統的升級改造。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煤岩分析技術經歷了由人工測試向自動化的轉化。目前,基於圖像分析的煤岩分析智能化技術正在快速發展中,必將對煤岩學的應用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將在煤炭利用的精准化管理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而促進煤炭利用走上清潔高效之路。
作者: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高級工程師白露
審稿專家:天津大學精儀學院副教授朱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