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之父”南仁東的人生告別:他就這樣安靜離去

趙竹青 陳燦 王天樂

2017年09月29日16:58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標題:“天眼之父”南仁東的人生告別:他就這樣安靜離去

  歷經了22年的風雨,巨型“天眼”終於向世界睜開,讓中國的射電天文學一舉領先世界水平10到20年。然而,就在“中國天眼”運行將滿一年、首批成果即將出爐的時候,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72歲的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南仁東卻悄然離去,這位將畢生心血都奉獻給了“天眼”、被尊為“中國天眼之父”的老人,再也看不到這一切了。

  南仁東站在FAST圈梁上的經典回眸

  最后的時光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行了,我就躲得遠遠的,不讓你們看見我。”這是南仁東剛剛得病的時候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當時,他的學生、助理姜鵬隻覺得這是句玩笑,不曾想,他真就這麼悄悄地出國看病,自己連他最后一面都沒能見上。

  5月15日,就在南仁東出國的前幾日,姜鵬在電話裡匯報完工作,突然問他:“老爺子,聽說你要去美國?”他低沉的聲音說:“是的。”沉默半刻后,他問:“你有時間回來嗎?”姜鵬當時沒有多想,就一貫的直來直去:“這邊兒事太多了,我可能回不去。”

  沒想到,這寥寥數語,竟成了訣別,成為姜鵬心頭難以平復的遺憾。

  在得知他已經離世的時候,姜鵬打開郵箱裡南仁東的最后一封郵件,回復道:“老爺子,咱們還能聊聊嗎?怎麼感覺我的心情糟透了呢……”

  怎麼可能忘記你

  “我特別不希望別人記住我。”他曾和家人說過這樣的話。如今,這個洒脫的老爺子獨自駕鶴西去,並留下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再談起南仁東,他的學生、FAST工程辦公室副主任張海燕數度哽咽,泣不成聲。她總以為自己還能再見到那個似乎無所不知、愛抽煙、嘴硬心軟的老爺子,聽到他在隔壁辦公室喊自己的名字。而這些昔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場景,如今卻成了一種奢望。

  “我們FAST人都非常非常敬重他。”FAST工程饋源支撐系統副總工潘高峰告訴記者,在南老師過世之后,很多合作單位、評審專家都自發打電話來問候,為他的離去感到悲痛。還有人自發地在南仁東生前工作的辦公室門口獻上鮮花,有人路過他的辦公室時,會在門口鞠躬致敬。

  一個神奇的老頭

  “他可以很講究,也可以很不講究。”一位學生這麼形容南仁東。

  FAST工程副經理、辦公室主任張蜀新對記者說,南仁東是一個很有個性、愛美的老爺子。他說,老爺子的審美很好,“你看FAST多漂亮。”。

  這樣一個愛音樂、愛畫畫,常年留著小胡子、愛穿西裝的“講究人”,卻是個相當隨性的老頭兒。他愛抽煙、愛喝可樂,還經常往西裝口袋裡裝餅干,而又忘記拿出來,過段時間一看,全都成餅干末兒了。

  他精干、率性、氣場強大,姜鵬這樣描述自己第一次見到他的情形:“我並不知道他是誰,但一看他就是頭兒,甚至有點像土匪頭兒”。

  他給學生發郵件都自稱“老南”,也讓大家直接這麼叫他。而大伙兒私下裡更愛喊他“老爺子”。

  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身任FAST工程“總司令”的他竟成了現場與工人最好的朋友。同事們回憶,南仁東常常跑到工棚裡和他們聊家長裡短,他記得許多工人的名字,知道他們干哪個工種,知道他們的收入,知道他們家裡的瑣事。他經常給工人帶些零食,還和老伴親自跑到市場給他們買過衣服。而工人們也完全不把他當“大科學家”,甚至直接用自己吃過飯的碗盛水給他喝,像家人一般不避嫌。

  南仁東(右五)和工程人員、施工工人合影留念

  他就是這樣一個極善良,一心為別人著想的人。南仁東過70歲生日,學生們要給他慶祝,他隻同意簡單一起到園區餐廳吃了個午飯﹔他生病期間,學生們去看他,他說人來可以,什麼東西都不許帶﹔治療期間,他仍然堅持到辦公室工作﹔他從不願意麻煩別人,卻經常帶學生改善生活、操心他們的工作和發展。在貴州山區,他見到當地人生活的艱苦、上學的不易,就自掏腰包給予他們資助。時至今日,仍有受助的學生給他寫信。

  最令姜鵬羨慕甚至有點“嫉妒”是,“老南”有著近乎傳奇的人生經歷:年輕時,他曾利用大串聯的機會跑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在上山下鄉的十年裡苦中作樂,到北京天文台工作后,又跑去荷蘭求學,之后在日本工作當了客座教授,最后又回到了祖國。

  對於這其中精彩的細節,姜鵬聽得“如痴如醉”。一開始以為他在吹牛,慢慢發現不是這樣——“我能求証的事情,他說的都是真的。”在姜鵬眼裡,南仁東的人生充滿著執著、義氣和隨性,“太有意思了,我太喜歡了。”

  FAST是他的生命

  同事們都說,FAST是他用生命換來的。長時間的巨大壓力,壓垮了身體的免疫系統,令南仁東原本健壯的身體不堪重負。

  FAST是我國天文學發展的一個“窗口”,讓中國有了一個領先世界的機會。在這個機會面前,南仁東當仁不讓,挑起了重擔。

  “這是一件沒有退路的事,FAST立項后,南仁東多次和我提到自己肩上擔子的重量,說不敢有半點疏忽,項目做不好沒辦法交代。”共事多年的老同學,FAST工程顧問、高級工程師斯可克回憶道。

  20多年來,南仁東始終以超強的責任感來應對超負荷的工作量,癌症發病后仍然堅持工作。這在斯可克看來,是一種不惜以命相搏的悲壯。

  在FAST,南仁東是最勤奮的人,基本沒什麼節假日,每天都要處理上百封工作郵件。他常給同事們算一筆賬:“如果因為工作沒做好,FAST停一天,就等於國家白扔了12萬。”

  這讓一貫洒脫的南仁東也有了寢食難安、手足無措的時候。“也許是他背負太多的責任了。”他的學生、助理姜鵬說。那是許多人都能回憶起來的FAST經歷的一場重大技術風險,即索網的疲勞問題。2010年,工程從知名企業購買的十余根鋼索結構進行疲勞實驗,結果沒有一例能滿足FAST的使用要求。

  姜鵬說,“當時,台址開挖工程已經開始,設備基礎工程迫在眉睫,可由於索疲勞問題,反射面的結構形式卻遲遲定不下來,可想‘老南’的壓力之大。”

  南仁東總是說,人是要做一點事情的。姜鵬說,他不在乎名利,不然也不會放棄日本的高薪,對於院士的名頭也相當淡然。“自從認識他以來,沒見過他為任何事情低過頭。但他自己卻說,他低過頭,就是為了FAST立項”。

  南仁東在FAST工程施工現場

  2014年,饋源支撐塔開始安裝,南仁東立志要第一個爬上所有塔的塔頂。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不久后他真的一座一座都親自爬上去了。回想起南老師在塔頂推動大滑輪的情景,FAST工程饋源支撐系統副總工李輝不禁感慨:FAST就像是他親手拉扯大的孩子一樣,他在用他自己的獨特方式擁抱望遠鏡。

  在FAST竣工落成的當天,南仁東站在FAST圈梁上,望著“初長成”的大望遠鏡,憨厚地笑著,欣慰地說:這是一個美麗的風景,科學風景。

  群山之中的FAST,成為南仁東人生最后的絕唱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