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古時,我國將每一季度三個月依次分為孟、仲、季,八月屬於仲秋月。仲、中通假,故“仲秋節”亦稱“中秋節”。中秋節由來已久,古人過中秋,並不是吃月餅、賞月那麼簡單,它所包含的節日內容極其豐富。那麼,中秋節是如何起源的,它的文化內涵是什麼呢?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是何時出現的呢?現存文獻中,它最早出現在《周禮》中的《春官》,文中記載:“中春,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其中,“中春”指春季的中間一個月,即農歷二月﹔“中秋”則指秋季的中間一個月,即農歷八月。大約同時期的《禮記·月令》把一年分成了四季,每季又分三個月,秋季中間的月份便是“仲秋之月”,這與后來的“中秋”特指八月十五還不完全吻合,不過有音近的聯系。但這只是表示日期,與節日無關。
中秋節的起源,可以說是與我國古代祭月、拜月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的祖先通過長期的生產勞動,已知秋收季節的八月中秋之夜月光分外皎潔。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們知道了中秋月光特別明亮的原因:這是因為秋天風勢弱,地面又覆蓋著成熟的庄稼和綠色的植被,大氣中的沙塵、水氣和雜質較少,空氣清新,月光自然比其他時候明亮得多。再者,月亮是圍繞著地球赤道運行的,中秋正好在秋分前后,太陽直射著赤道,月亮反射出來的光就強。“月到中秋分外明”,其實就包含著這個道理。
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又賦予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為月宮世界描繪出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
中秋節俗在秦漢以前已具雛形,其時在立秋日。魏晉時期有了中秋賞月的活動,但主要以貴族和文人為主體。至唐代,中秋賞月、玩月盛行。宋代以降,中秋節吃月餅、賞桂花、嘗鮮果等節慶活動蔚然成風,人們紛紛在八月十五夜焚香拜月,許下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以后,中秋節的風俗活動更為豐富多彩,也更具有娛樂性和群眾性。中秋節發展成為了一個親人團圓、舉國歡慶的重要節日。明清以來,中秋節成了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要准備瓜果月餅,設宴供月,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唐代 中秋賞月風俗盛行
唐朝社會安定,政治開明,經濟繁榮,思想空前開放,唐人也繼承了魏晉時的風度與瀟洒。這種盛唐氣象導致賞月活動更加風行,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唐詩中賞月的詩歌很多。
從一些詩句的描述,可以斷定八月十五賞月從初唐開始已是在文人士大夫階層廣泛流行的習俗。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說:“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夜月明人盡望”一句,點出八月十五賞月是人人所做之事,已然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風俗。
唐代的中秋賞月帶著濃厚的思鄉、盼望團圓的感情。賞月一般是親友聚集在一起,一邊宴飲,一邊賞月聊天,文人則對月賦詩。也有人獨自賞月,獨賞明月留下的記載多為思鄉、思友之作。一般是個人離開親人,出差在外,面對圓月,想到家中親人也在欣賞明月,為月圓人不圓而傷感,並將這種遺憾寫在詩歌中。
可以說,唐朝的中秋節習俗就是親友團聚在一起賞月,其中心內容是賞月,團圓是因賞月而起的,是依附在賞月活動上的。如果不是因為賞月活動,就不會憑空生出中秋團圓的習俗。這為后世中秋節轉為團圓節打下了基礎。
從詩歌和其他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唐朝,中秋賞月的習俗已經確定,中秋節已經初步形成。從現有資料來看,唐朝初年主要是社會的中上層人物,如官員、文人等,在八月十五月夜與家人或朋友聚集在一起賞月、賦詩、飲酒、聊天。
一般百姓人家雖然沒有賞月、賦詩的雅興,但到了中唐時期,中上層賞月聚會的風尚還是流傳到下層社會,尋常百姓家庭也開始興起聚會、宴飲、祭月等習俗。至於中秋全家吃團圓飯、吃月餅等習俗,唐代尚無記載。
宋代 中秋節成為隆重節日
在唐代賞月風行的基礎上,宋代中秋節已經過得很熱鬧了,並且影響越來越大,主要活動是唐代賞月宴飲習俗的延續。孟元老在南宋所寫的《東京夢華錄》以回憶的方式記述北宋汴京(開封)的繁華景象,其中卷八“中秋”條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是時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棗、栗、葡萄、弄色棖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
看這段描寫,可知北宋時期,中秋節的熱鬧程度已經達到極致,無論貧富、長幼,簡直是全民狂歡。中秋之前就開始准備,中秋這天中午痛飲美酒,晚上通宵賞月、游玩。
宋代中秋節成為隆重節日,跟唐代中秋節主要有兩點不同:一是唐代主要是中秋當夜宴飲賞月,宋代則是全天都過節,甚至之前幾天就用心准備﹔二是唐代中秋節活動的主角是文人、中上層家庭,唐朝中后期一般百姓開始參與,到了宋代就更加踴躍、熱烈。這說明宋代的中秋節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節日了。朝廷也重視此節,給公職人員一天的假期。
宋代也有很多吟詠中秋月色的詩詞。特別是在宋詞中,寫中秋節的詞藝術成就很高。中秋詞的內容大多描寫月色、思鄉、思親,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樹、月宮等古代神話的意象﹔在思想格調上,“清奇高曠,感悟人生,探索宇宙是其總的趨向”。
明代 團圓成為中秋的主題
到了明朝,中秋節繼續發展演變,習俗也有了很大變化。中秋節不再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熱鬧的賞月活動雖然被保留,但是在一般的地方,民眾踴躍賞月的情景不見了,各家的中秋活動也不一定要包括賞月。在明代《帝京景物略》裡有對中秋節的大段描述,其中沒有對賞月的記載,取而代之的是對祭月的詳細記載。可以說,拜月祈福是明清時期中秋節最隆重的內容。唐宋時期有一些民間拜月的記錄,但是民間拜月並不興盛,也沒有明顯地被結合到中秋節習俗中來。到了明朝,才出現了中秋節拜月的較多記載,而且明清時期拜月基本取代賞月,成為中秋習俗的重要內容。
明清時期親人團圓成為中秋節俗的明確主題之一。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並且此時有了“團圓節”之名。《帝京景物略》中說:“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意思是,中秋節前回娘家的已婚婦女,中秋節這天必須返回公婆家,因為這是團圓節。同時,重視親友之間的人情往來。親友之間要互送月餅、瓜果等過節的東西。
明代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開始月餅是作為祭祀月神的供品出現在節俗之中的,祭祀儀式完成后人們吃掉它,它也就成為人們過節時的食品,后來成為獨立於祭月之外的節令食品。祭月之風衰退之后,月餅在節俗之中的地位反而提高了。
總體來看,明清之后中秋節俗的功利性內容顯著增強了,貴人倫、重親情的主題逐漸突出,而唐宋時期那種賞月的浪漫抒情氛圍、痛飲美酒的狂歡精神減弱了。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