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0月11日電(董志雯)昨日,上海社會科學院召開科學技術哲學前言論壇,並發布《科學技術哲學國際前沿》。該書是《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國際理論前沿叢書》的重要成果之一。
據介紹,本論文集圍繞這五個大類選擇了十五個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研討。就論題而言,涉及歷史認識論、體知認識論、專長哲學、社會本體論、知識論、真理論、認知科學哲學、技術的社會塑形、技術人工物、技術現象學、信息技術倫理等問題。
第一部分重點討論了認識論的前沿問題及其動態。
“歷史認識論的當代探索”一文對把科學家獲取知識的認知活動看成是一項實踐活動的觀點,進行了理論上的說明與辯護,認為真理與客觀性都具有歷史性,並非一成不變,認知內容和認知實踐不僅是一個依賴於相對穩定的人類先天認知能力的自然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依賴於多變的社會團體的社會歷史過程等觀點。
“體知認識論的內涵及其哲學基礎”一文進一步推進了“歷史認識論”揭示的基本觀點。體知認識論是以主客體相融合的哲學假設為基礎,把熟練應對的現象學應用於理解科學的一種實踐認識論。它深化了我們對身體與世界、實踐與認知、技能與知識、熟練應對與身體的意向導向性、理性思維與直覺思維等概念的哲學討論,是當代科學哲學研究必須關注的一個前沿論題。
“使真者理論及其最新進展”一文認為,使真者理論是真理論中的顯學和形而上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但是,對於這一理論的核心概念(如使真者、使真關系)、核心原則(如蘊含原則,使真者最大主義,使真者必然主義),學界還存在相當大的爭論,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蘊含原則和否定真理的解釋。
“自然定律是必然的嗎?”一文根據對此問題的不同回答,把定律理論分為三派:休謨主義、律則主義和形而上學必然主義。休謨主義否認定律具有必然性,在為科學定律提供形而上學基礎方面困難重重。律則主義認為定律具有律則必然性,得以在一種較弱的意義上為科學定律提供形而上學基礎。通過接受傾向主義,形而上學必然主義主張定律具有形而上學必然性,可以在一種很強的意義上為科學定律提供形而上學基礎。
第二部分主要討論了知識論與本體論的前沿問題及其發展動態。
“當代知識集結的出場路徑和兩個維度”一文認為,當代知識論作為哲學運動,是兩股支流的匯合。一股是它作為關於“知識是信念”的理論,是從二十世紀作為方法論的分析哲學中發展出來的。其“中心教義”是:知識是得到辯護的真信念。這包括三大理論:基礎論、融合論和可靠論。另一股是它作為關於主體之經驗直觀能力的理論,乃是對從笛卡爾到康德的認識論的延伸。它涉及認識主體具備的四種相對獨立的經驗直觀能力:知覺、記憶、歸納和証言。
“科學知識社會化的兩大進路”一文認為,以戈德曼和基切爾為代表的弱社會化進路,試圖吸收社會建論的合理要素,繼續尋找科學真理的辯護基礎﹔以所羅門和朗基諾為代表的強社會化進路,試圖在克服社會建構論的相對主義的基礎上,重新解讀了科學知識的社會維度。這些進路表明,科學知識的社會化一方面擴寬了人們對知識的認識范圍,需要努力做到認知過程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在理解知識的社會性和認知理性上出現的爭論,深化了對知識本性的理解。
“當代專長哲學的興趣與趨勢”一文認為,社會評價專家的標准經歷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完全相信並遵從專家的意見﹔“第二次浪潮”揭示了專家意見的非理性機制,同時使人們認識到社會因素是專長拒斥不掉的認識論特征﹔“第三次浪潮”在技術層面上要求回到對專長本身的討論上來。目前剖析專長的兩條進路分別“個體主義”進路和“集體主義”進路。這兩種進路分別站在了專長哲學的兩極,如何彌合二者的分歧,在介於個體主義和集體主義之間找到中間道路,將是專長哲學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集體本體論的建構進路”一文認為,集體本體論有兩個核心概念:集體行動者與集體能動性。推理的進路和意向性的進路分別以隨附和集體意向性為核心建構了不可還原的集體主體,形成了當下流行的集體本體論,為集體能否作為責任主體的研究打下了基礎。然而,這兩種進路的核心有所重合,且都存在著細節解釋的困境。
第三部分討論了認知的前沿問題及其發展動態。
“基於信息技術的延展認知研究述評”一文認為,當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歸納在以下兩個研究范疇之中,即“網絡技術與延展認知”以及“集體智能的哲學基礎”。基於信息技術的認知延展可以為延展認知的哲學假說進行辯護,而心靈的邊界將變得更為模糊,身體、大腦、環境、技術、社會正在形成一種新的相互融合的智能體。這不僅僅會改變人的基本認知結構,也進一步改變了我們對人性以及對自身存在狀態的理解。
“從變化盲視研究溯源看認知發展”一文認為,近年來全球刮起了虛擬現實的熱潮,眼動與視覺認知的相關研究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眼動所涉及的內容非常豐富,從眼動研究中發現的變化盲視與自動駕駛技術就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圍繞眼動監測與視覺閥限,因此,該文試圖從問題出發,通過對變化盲視現象研究的溯源進行梳理和討論,來揭示人類認知的一些秘密。
第四部分探討技術哲學的前沿問題及其發展動態。
“技術的社會塑形論”一文認為,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社會建構論從科學知識社會學領域移植到對技術的哲學研究,從而產生了一種新的技術哲學:技術的社會塑形論。技術的社會塑形論圍繞技術自主的還是社會建構的問題展開討論,並在批判技術決定論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同時也推動了技術哲學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經驗轉向。
“技術人工物實在性”一文認為,技術人工物不被看作實在實體,皆因其“同一性難題”無法解決,並且其“存在方式”依賴人類意向。因此,考察為人工物與人工類的實在性辯護的各類方案將是一項基礎任務。實在性問題可分解為:人工物的同一性問題,人工類的存在條件問題,人工類與自然類劃界問題和意向-獨立問題。“特修斯之船問題”集中展示了人工物同一性問題的困難,“劃類變化反例”和“新創人工物”的出現對人工類的存在條件構成了威脅,“劃界”的“五大條件”以及“意向-獨立問題”都影響人工物與人工類的實在性。
“技術現象的當代動向及其反思”一文認為,技術現象學是一種方法,旨在呈現人與技術之間的自由關系。但是,需要辯護這一方法的合法性。現象學家的技術反思、不同於其他方法的技術分析、基於現象學概念的技術反思以及直面現象學等成為合法性的主要問題形式。此外,技術現象學當代發展沿著兩條路徑展開,其一基於經驗化路徑形成的以后現象學為主要形式,旨在從經驗角度探討人與技術之間關系的形態﹔其二是基於經驗化路徑批判而形成的內在化路徑,即人與技術之間關系的體驗維度。認知與記憶正在構成內在路徑的兩種主要形式,而記憶路徑的可能性正在逐步顯現。
第五部分剖析了當代技術倫理及其發展動態。
“人類增強技術的倫理爭議”一文認為,大部分技術產品的產生和應用,都是為了彌補人類的某種先天不足。但是,隨著科學技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在“彌補不足”和“增強機能”之間,界限日益模糊,進而誕生了旨在大幅度提升、乃至改變人類生物性特征的人類增強技術。針對種種旨在增強記憶、改善體能、調節生理、乃至人體與機器融合的人類增強技術的討論,已經成為近年來國外技術倫理研究中的一個熱點。該文重點介紹與評述了增強技術與生物物種保護、增強技術與人類本質的理解、增強技術對傳統文化的挑戰、醫學治療和技術增強的區分以及增強技術與運動倫理、基因增強與自由主義優生等論題的背景和論點。
“國外機器人倫理研究綜述”一文集中討論了機器人權利問題以及軍用機器人、伴侶機器人所引發的倫理問題。從機器人的發展趨勢以及培養人類良好道德修養等角度看,賦予機器人某些權利是必然的,至少機器人應該擁有受到尊重對待的道德權利,但機器人可以擁有哪些法律權利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為了使機器人更好地為人類服務,我們應該對機器人的權利進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