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音符"是種編程語言?來看看"本源量子計算雲平台"吧

2017年10月24日08:07  來源:人民網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的量子計算研究也在不斷發展。據《科技日報》報道,近日,由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發布的“本源量子計算雲平台”上線,這也是世界上首個上線的基於半導體量子芯片的量子計算雲平台。那麼,“本源量子計算雲平台”有什麼獨特的功能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10月11日,潘建偉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進行有關量子計算的演講。(龍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科技日報》介紹,量子雲是以量子計算為核心的雲服務。本源量子計算雲平台兼具科普、教學、編程等多重功能,在實際操作中,量子程序將會被發送到遠程量子服務器上,在雲端完成編譯、執行與測量,最后將結果傳回本地。本源量子計算雲平台擁有國內首個圖形化量子編程界面,簡單點擊鼠標即可在網頁上完成量子線路搭建,構成多種量子算法。公眾通過互聯網遠程登錄,可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2位量子比特半導體芯片以及最大支持30位的量子仿真器來實現應用。

據《安徽日報》報道,本源量子計算雲平台的一大突破是推出了全球首款半導體量子芯片編程語言“量子音符”,目的在於通過免費的雲服務擴大公眾對量子計算的認知,並吸引更多的人使用量子編程語言參與開發應用。目前,該平台已推出移動端與桌面端,近期將會開放6位超導量子芯片和2位半導體芯片的在線演示。

郭光燦團隊成員、我國“超級973”重大科技專項“固態量子芯片”項目首席科學家郭國平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希望量子雲平台能起到普及、培訓、推廣的作用,培育一批中國自己的量子程序員,加快量子產業化的進程,形成量子軟件的“中國標准”。目前,“量子音符”已初步開發出多款量子程序,並加緊研發20位至25位的量子芯片,計劃於明年推出,這將進一步提升量子計算雲平台的服務能力與實用價值。(趙鵬)

本文由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員羅會仟進行科學性把關,目前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超導、電子、電磁、半導體、自動化、中子散射等。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