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魏艷)被譽為“中國諾貝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昨日在京揭曉。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北京大學教授許晨陽分獲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每人獲得100萬美元獎金。
組委會在對施一公的獲獎評價中寫道,表彰其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復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貢獻。作為早期全職回國的“海歸”科學家代表,施一公在與未來科學大獎監督委員會主席高西慶現場電話連線時難掩激動地表示,“在回國、回清華這個決定上,我一次次得到了意料之外的鼓勵和鼓舞。”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獲“物質科學獎”,獎勵他在量子光學技術方面的創造性貢獻,使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通信成為現實可能。
新增設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得主許晨陽被認為是今年未來科學大獎的一匹“黑馬”。出生於1981年的他,2008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34歲就受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並於2016年獲數學學科領域內著名的“ICTP拉馬努金獎”。
“和另兩位獲獎的前輩相比,我覺得把獎給我也有鼓勵年輕人的意思。”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電話採訪時,許晨陽謙虛地表示,“但我覺得科學研究,尤其是數學研究,應當讓年輕人做的突出成為一種常態,實際上一些比我年紀更小的數學家很多已經非常成功了,所以我也考慮把獎金拿出來鼓勵一些年輕的數學家。”
北京大學教授許晨陽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民間大獎比肩諾貝爾?評委陣容豪華 評審過程嚴苛
未來科學大獎創辦於2016年,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如果說首屆未來科學大獎更多的是靠百萬美元獎金奪人眼球的話,今年獎項揭曉前外界對獲獎人的期待和猜測,足以說明公眾對大獎自身“重量級”的認可。
這樣一個“出身”民間的科學獎項,之所以被冠以“中國諾貝爾獎”的頭銜,不僅因為其評審體系參考諾貝爾獎,更源於其評獎委員會的“豪華”陣容:中科院物理所研究院、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丁洪﹔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北京大學長江講座教授何川﹔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李凱﹔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饒毅﹔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田剛﹔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
據了解,未來科學大獎採取提名邀約制,即由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邀請的提名人提名產生候選人,再根據候選人名單發起國際同行評議邀請,先后歷經提名、初選、國際同行評審、再審、投票5道程序,在2017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王曉東看來,這就像是一場“馬拉鬆”。
遵循“程序正義”的原則,未來科學大獎評審過程,引入了提名權與評審權分離、評審委員與被提名人不接觸原則等規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國際同行評審,受邀參加評審的國際同行,更多的是與參評人來自同一領域,甚至有競爭關系。
保証公正性的另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防止利益沖突。比如,科學委員會的成員不參與提名,在任職期間及其后兩年,也不能被提名,以保証大獎的公正與公平。而任何影響判斷的因素,比如直系親屬,很近的師生關系,都要回避。此外,可能會影響評獎的因素,也要預先告訴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
“公信力是我們特別看重的,不能把評選變成裙帶關系、利益交換。” 王曉東如是說。
丁洪也認同這種說法,在他看來,“這是把我們的聲譽押了上去。”
企業家連捐10年“純自願”:讓科學變成一種時尚
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網易董事局主席丁磊、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王強……這一個個在資本市場響當當的名字,到了未來科學大獎上都有了一個新身份——獎項捐贈人。
“未來科學大獎”獎項捐贈人現場答記者問。
記者了解到,每個獲獎者的100萬美元獎金分別由4位捐贈人提供,而為了保障基金的可持續性,這一捐贈要持續十年。
“我們讀書的時候,科學家是很多人的職業理想。但現在,很多孩子未必還這麼想。” 馬化騰在談到自己的捐贈初衷時表示,希望通過科學家和企業家的共同努力,能讓科學變成一種時尚。
對於馬化騰的話,李彥宏和丁磊都表示認同。
“如果這些講座能夠激勵孩子們走向科學道路,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我們設這個獎就值了。”李彥宏說。
丁磊則表示,希望每一個從事科學創造的年輕人,能夠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為人生的一大追求目標。
北極光創投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鄧鋒也直言,給科學大獎做捐贈不是“犧牲”。“最佔便宜的就是我們。”鄧鋒說,賺錢難,但是把錢花在好的地方更難。企業家出錢,但也受益。“結識了這麼多頂尖科學家,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新東西。”
在王曉東看來,民間資本的支持,是我國科技發展的生態環境中重要卻又缺失的一環,希望能以未來科學大獎為啟示,有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到科學發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