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24日報道,科學家們認為,為應對氣候暖化問題,全球應啟動大規模的“負排放”工程,直接移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據報道,負排放(negative emissions)是通過“碳捕捉”的方式回收減少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這類結合碳捕集與儲存的新技術,目前仍處於早期實驗階段,不僅成本高昂,還具爭議性。一些專家也擔心,大量發展負排放技術,或變相導致世界各國在減排方面所承受的壓力變輕,使各國的減排速度放慢下來。
盡管如此,柏林科學與政策研究所“氣候分析”所長海爾認為,負排放是應對碳排放的唯一選項,因為“其他方法都不管用”。在英國倫敦一個氣候變化會議上,海爾說:“要解決珊瑚礁白化、生物多樣性損害和極度貧窮地區的糧食生產問題,大規模採取負排放技術將勢在必行。”
英國智庫“查塔姆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科學家也認為,地球需借助“吸碳”技術,才能實現巴黎氣候協定定下的目標。
海爾說:“你也許不想承認,但這終究是個不爭的事實——要實現氣溫升幅不超過1.5攝氏度的目標,我們就必須在2030年代中期前啟動地球工程。”地球工程是指通過工程技術讓地球降溫,這主要涵蓋捕集、利用與封存三個步驟。
其中一個方法是先大面積種植吸碳森林,然后收割木頭用以發電,最后把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深部。一些科學家也對此研發機器,直接從大氣中收集二氧化碳,再把它注入地底。但至目前為止,把二氧化碳注入地底的工作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而擴大森林面積的做法也存在缺點,會引發糧食安全和土地權益的爭議。
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主任樂凱芮呼吁各國專家專注於已獲得驗証的方法,包括提高能源效率、促進清潔運輸技術、少吃肉類與加大發展可再生能源等。(實習編輯 周思敏 審核 譚利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