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名專家採集 分析2.7萬份樣本

首份地球微生物多樣性數據集出爐

2017年11月02日08:10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首份地球微生物多樣性數據集出爐

  英國《自然》雜志10月31日發表了一篇微生物學重要論文:科學家通過分析2.7萬份來自全球范圍內不同環境所得的微生物樣本,對細菌和古菌的多樣性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解讀。該元分析屬於地球微生物組計劃(EMP)第一期的一部分,該計劃的最終目標是表征地球上所有的微生物。

  微生物生態研究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確定微生物群落是如何形成和散布以及它們是如何互動的。但在全球范圍內,想要評估這些特征需要使用大量數據集。

  地球微生物組計劃希望通過開放合作的科學手段,記錄細菌及古菌在全球的分布,從而進一步了解決定群落結構的自然法則。人們早已知道細菌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而古菌很可能就是最古老的生命體,盡管與細菌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在基因上與細菌不同,存在重復序列與核小體這點更與真核生物類似。

  此次在項目一期,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研究人員盧克·湯普森及其同事,展示了對微生物群樣本的元分析,這些樣本由全球各地上百名研究人員採集。他們分析了27751份來自土壤、水、動物及植物棲息地的樣本,並對樣本進行核糖體RNA(rRNA)基因測序,最終獲得22億個DNA測序讀數。

  這項研究以開放合作的方式,揭示了群落形成的規律及特定有機物的全球分布,使人類對微生物如何分散及移植到生態位有更深的理解。除此之外,該數據還為未來微生物生態學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和架構。(記者 張夢然)

  總編輯圈點

  哇!2.7萬多份樣本,22億個測序讀數……厲害了,微生物群大數據集!一個平台,舉全球之力,匯集數據后開放共享,這不正是“科學無國界”的最佳注解嗎?實際上,從福蔭千秋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到日漸豐滿的各國大腦計劃,從供不應求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時段,到“人造太陽”ITER計劃參與者的執著與堅持,都在証明一件事——未來人類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很關鍵的一點在於是否充分應用了相關學科的大數據集。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