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發布的《溫室氣體公報》,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上升至80萬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達到了百萬分之403.3,繼2015年的百萬分之400之后,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二氧化碳濃度上一次達到400ppm是在300萬至500萬年前的上新世中期。公報稱:“在這一時期,全球表面平均溫度比今天高2至3攝氏度,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的冰蓋融化,甚至連一部分南極洲東部的冰蓋也在向后退,導致當時的海平面比今天高出10—20米。”
這是否意味著,地球現在正面臨海平面升高10—20米?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羅勇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利用儀器觀測到的目前二氧化碳濃度水平,來估計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海平面高度,這是一種根據地質時期資料進行預測的古氣候類比方法。“根據地球歷史上一次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0ppm是在300萬至500萬年前的上新世中期,進而推斷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和海平面高度也可能發生當時的情況。”
羅勇介紹,對未來氣候變化情景進行預估,還有另一種方法,即假設未來可能的大氣溫室氣體和氣溶膠排放、土地利用的變化,使用地球系統模式進行數值預測。2013—2014年發布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與1986—2005年相比,預估2081—2100年全球平均表面溫度上升可能處於0.3℃至4.8℃之間,全球平均海平面可能上升0.2至0.82米。
“根據目前國際科學界形成的共識,如果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增溫1℃以上、4℃以下,並且持續變暖1000多年或更長時間后,格陵蘭冰蓋幾乎完全消失,可能導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高達7米。但對於南極冰蓋變化可能導致的海平面上升,現在的証據和認識還不足以做出量化的評估。”羅勇說。
由於儀器測量數據和地質資料預測二者時間尺度不同,海平面上升10米、20米甚至更多的情況也將是一個很長很長的緩慢過程。“緩慢到足以讓生物適應氣候環境的變化。”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吳紹洪並不悲觀。
增加的水量主要來自溫度升高導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脹。“溫度上升會使水循環發生變化,從而對水資源、農業、生態系統、社會經濟等有一系列的影響。”吳紹洪說,目前我們已經感覺到極端事件在增加,例如干旱、台風、洪水、熱浪等,將來,極端天氣還會繼續增多。
不過,吳紹洪表示:“從地球變化的歷史看,我們正好幸福地生活在一個氣候相對溫暖的時期,但換個角度看,人類進化和氣候變化相適應,所以我們自己認為現在這種氣候是舒適的。”吳紹洪認為,將來氣候逐漸改變,生物自然會慢慢適應。在這一漫長過程中,並不存在絕對的“舒適”和“不適”,關鍵還要看氣候變化的幅度和速率。
當北極圈裡的愛斯基摩人笑看冰川融化,離冰封千萬年的石油、礦藏越來越近的時候,赤道附近的海島正在一點一點淹沒在碧海之下。位於南太平洋的圖瓦盧將成為首個沉入海底的國家。我們終將失去部分陸地。
全球有超過1.5億人居住在高出現有海平面不到1米的地方,其中大多數住在亞洲。按照100年后海平面上升80公分的預估,一些亞洲的大河都會受到影響,包括恆河、湄公河等。“對於我國來說,一些大河三角洲,例如長江、珠江三角洲會變得非常脆弱。”吳紹洪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如果海平面真上升了10—20米,上海、廣州、東京、裡約熱內盧這些沿海發達城市都要被淹。”吳紹洪回答。當然,這不過是假設情景,我們畢竟有足夠長的時間來應對。(記者 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