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 11月10日晚,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人民網聯合主辦的第八期“科學+”經典之夜主題沙龍在國家天文台科學沙龍咖啡館舉行。本期沙龍圍繞當代經典的科普作品、雨果獎作品《宇宙》展開探討,與會嘉賓在活動中欣賞作品的主要內容,剖析作品的社會價值。同時,嘉賓們就科學普及與科普作品、科學研究與科普事業之間的問題展開交流,並結合實際提出了建設性方案。來自相關領域的科學專家、科普作家、科普圖書愛好者以及科普教育實踐者等3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中,與會嘉賓對科普作品進行探討(主辦方供圖)
活動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之聲、娛樂廣播的主持人張大為擔任主持。活動中,他朗誦了《宇宙》書籍中的經典片段,並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表達了對《宇宙》的獨到見解。同時,他還介紹了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人生歷程和音樂專輯《星際唱片》,為活動現場營造了科學與文藝相融合的氛圍。
隨后,北京天文天文館館長、《天文愛好者》雜志主編朱進,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星雲計劃研究員李然,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員副院長武夷山分別從人文與科學、科學研究、科學傳播等不同角度、不同事例出發,全方位解讀卡爾·薩根本人的人生經歷,他對《宇宙》的認識以及二者對科普傳播、科學出版等領域產生的影響。
接著,《中國日報》海外版資深記者Erik Nisson通過分析國內外科學研究、科普等領域中存在的個性化差異,提出了如何塑造與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普大師,產出科普作品,以受益社會公眾。
在互動交流環節,主持人圍繞沙龍主題向嘉賓提出科普經典《宇宙》與其他書籍之間的差別,如何定位卡爾·薩根在科普史上的地位等問題。嘉賓就問題展開討論,肯定了《宇宙》在科普發展史中的作用和地位,並就我國科普書籍的出版以及科普大師的培養提出了建議。
與會嘉賓合影(主辦方供圖)
宇宙時空無垠,經典常讀常新。本次沙龍活動深入解讀卡爾·薩根,品讀浩瀚《宇宙》,希望優秀的科普作品流行起來,真正實現全民閱讀,推進我國公民科學素質與科學素養的雙提升。
活動海報(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