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醫療場景模擬
“學霸”機器人
“沃森”在讀取患者影像信息
這幾天,全國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放榜”,在這場醫生“入門”考試中,一個神秘考生的成績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不到20分鐘答完考卷,考了456分,超過合格線96分。更讓人驚奇的是,這個考生的真實身份,其實是機器人!
“阿爾法狗”吊打人類頂級棋手的新聞還仿佛就在昨天,這下,人工智能又要開始搶醫生飯碗了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昨天採訪了學霸機器人背后的科大訊飛研發團隊。
53萬考生中第一個交卷,成績達到“中高級”
8月26日和27日,全國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開考,53萬名考生參加,“智醫助理”醫考機器人是其中最特殊的一個。“智醫助理”由科大訊飛和清華大學聯合研發,在國家衛生計生委、安徽省衛生計生委的指導下,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監管下,它參加了這場“醫考”,由北京國信公証處全程公証。
清華訊飛聯合實驗室主任吳及介紹,雖然參加考試的並不是真人,但斷網屏蔽、現場監督這樣的傳統監管方案是一樣沒落下,考試中心甚至還為它單獨設了一個考場。
全國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考試日程設置為2天4場,每場150分鐘。150分鐘的時間對“智醫助理”來說相當寬裕,吳及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實際上“智醫助理”四場考試的答題時間分別是17分36秒、13分46秒、15分09秒和16分44秒。
一位兩年前通過執業醫師考試的醫生說,“確實快,放在我們身上,讀題都讀不完。”
這是全球首次人工智能機器人與人類考生同步參與“國家級”職業資格認証考試的測試。
在送“智醫助理”參加執業醫師考試之前,清華訊飛聯合實驗室主任吳及、科大訊飛醫療總經理陶曉東,都對這個“自家孩子”很有信心。而日前執業醫師考試“放榜”,合格線360分,“智醫助理”456分,超過合格線96分。陶曉東說,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的官方表述對“智醫助理”的成績下了一個評價:以優異成績大幅超過合格線,達到全國考生的中高級水平。
紫牛新聞注意到,雖然機器人考試能力不俗,但離人類考生中的頂尖“學霸”還相距甚遠。
學了53本教材,還有大量論文與病例
機器人考試有什麼難?記題目不應該是機器人最擅長的嗎?刷題刷得多,記憶力又好,考試不是很容易嗎?其實,“智醫助理”的這個好成績,並沒有那麼輕鬆。
陶曉東說,臨床職業醫師資格考試作為我國的法定考試,有著嚴格的保密措施,題庫他們是無法拿到的,所以沒辦法靠刷題來應付考試。機器人學習的內容,跟所有考生相比,隻多不少,包括人民衛生出版社五年制醫學本科的全部53本教材,還有臨床指南、大量最新的論文與病例。
科大訊飛團隊要做的,是賦予機器人一個會思考的大腦。首先它要有知識儲備,團隊首先要找到一個體系,將紛繁復雜的海量醫學知識“描述”給人工智能,讓其自主學習,擁有知識儲備﹔接下來要讓人工智能看得懂題目,通過關鍵點、上下文、証據鏈的推理,讓醫考機器人能對題干和選項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在擁有的醫學知識庫中為每個選項尋找成為正確答案的可能証據,衡量評估題干、選項和証據三者之間的相關性和可信度,最終對各個選項証據得分進行綜合決策,得出考題的答案。
吳及說,先吸收儲備,再轉化答題,這是“智醫助理”醫考系統的核心引擎。
可以當個好助手,“取代醫生”還不可能
“隨著研發的不斷深入,我們對醫考的難度和醫療的難度有了越來越深的體會。”吳及說,醫考考題既考查對醫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又通過臨床案例考查醫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因此僅僅想依賴於計算機的記憶能力和快速檢索能力來答題,成績一定會很難看。
無論在哪個領域,人工智能的出現,都會帶來“搶人類飯碗”的憂慮。但在吳及眼中,通過人工智能的研發,反而讓他們更加敬畏醫學,“醫生給病人看病是一項難度極高的工作,已知的醫學知識體系已經非常龐大,病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病理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在病人出現症狀后要逐步確診並且有效治療,依賴於醫生淵博的學識和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感謝和致敬醫護工作者。”
通過了“醫考”,機器人就能當大夫了嗎?吳及每一次的回答都是“不能”。“考得好隻能說明醫考機器人掌握了一定的醫學知識,並且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運用能力,這和醫生實際的診療工作場景差別非常大,所以要看病還得找大夫。”
吳及表示,他們希望醫考機器人的技術成果,在基於各種實際場景的進一步研發之后,能夠應用在臨床輔助決策支持、規范化培訓、醫學教育等多個方面。讓“智醫助理”能夠成為醫生的好助手,服務於醫生,也服務於社會和百姓。
醫療AI在江蘇
10秒鐘開方,已為200多人“拿方案”。使用者稱水平趕上副主任醫師,但不能獨當一面。
近些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井噴”,全方位滲透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醫療行業也是如此,“人工智能+醫療”進入了快車道,2017年也被行業內稱為“醫療人工智能發展元年”,尤其是在超聲讀片、影像分析等易於建立標准的領域,機器人有著絕佳的工作效率與准確率。
實際上,在江蘇,醫療AI也已經應用到實際臨床一線中。今年9月份,有“最強醫學大腦”之稱的人工智能“沃森”正式進入南京市第一醫院腫瘤科,這也是江蘇省第一台“醫療人工智能”。醫生隻要在“沃森”的腫瘤系統中輸入患者的腫瘤類型、分期,是否轉移等多項信息后,“沃森”就能根據超過300種醫學期刊、250種腫瘤專著和1500萬論文研究的“大數據”,給出專業的推薦方案、用藥和治療建議,而這樣“思考”的時間,隻需要10秒鐘左右。
如今,“沃森”入駐南京市第一醫院腫瘤科已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該科主任陳錦飛主任醫師告訴記者,目前,“沃森”已經參與了200多位患者腫瘤治療方案的制定,可以提供治療方案的范圍,覆蓋了乳腺癌、肺癌、直腸癌、結腸癌、胃癌、宮頸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9種癌症。
人工智能看病水平究竟如何?在與人工智能“共事”將近兩個月之后,陳錦飛主任醫師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通俗一點來說,大致能到副主任醫師的水准。陳錦飛主任醫師對人工智能的兩個優勢最為看重:一是學習的能力,現代醫學日新月異,一天24小時都不足以讓一位腫瘤科醫生閱讀完世界上最新的文件,但“沃森”可以﹔二是輔助決策,在每次“沃森”的分析單中,都會給出具體方案的使用病例數,生存率、不良反應率等,幫助醫生來權衡療效和風險。
“但說到底,機器人只是嚴格遵照証據和指南,沒有溫度和情感,而在實際醫療中,尤其是腫瘤科的醫療中,更要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家庭差異、情緒問題等因素。”陳錦飛說,所以目前的醫療AI並不能取代現實中醫生在臨床和患者的溝通交流,它只是醫生的助手,最終的醫療方案選擇權仍然在醫生手中。(記者 楊彥 裴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