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PM2.5由“面”到“格” 還會自動“報警”

133處“熱點網格”精准定位自動報警

2017年11月30日08:31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監測PM2.5由“面”到“格”

  11月22日一早,經過北風的洗禮,京城天空藍得不著邊際,全市大部分地區的PM2.5濃度,齊刷刷隻有個位數。

  市環境監察總隊監察一科科長郭昊,一上班就打開熱點網格APP,查看是否有區域濃度超標,“這種一級優好天兒裡,濃度基礎值普遍很低,哪兒的濃度超標,就更顯而易見了。”

  果然,以順義張鎮一建材集團為中心的點位,處於“報警”狀態。“9時的濃度,周邊地區平均值是29.8微克/立方米,而這個點位是55.1微克/立方米,差不多翻了一倍。”郭昊發現,頭一天晚上19時,這裡的濃度也比周邊偏高了100多微克/立方米,“應該有問題,得去現場看看。”郭昊把情況馬上反饋給順義環保局監察支隊代理隊長張宏偉,同時自己也往順義趕。

  像順義張鎮這樣的中心點位,都分布在順義區18個熱點網格裡,而這樣的網格,全北京市有133個。今年7月底,環保部將北京一萬多平方公裡的地域,以3公裡×3公裡為單位,劃分成了1700個網格,並從中選了133個PM2.5濃度相對較高的區域作為熱點網格。通過安裝監測站點,所有的網格數據都可以在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的手機上顯現,並實現精准定位。一旦點位出現峰值濃度,或者瞬間增幅很大,就會自動“報警”。

  通過手機導航,下午1時許,記者跟隨環境監察執法人員來到“報警”點位。這裡是一家建筑材料公司,走進生產區域,地面全是塵土,還有成堆的水泥構件,堆積的料堆隻有少數採取了苫蓋措施,大部分都裸露著。風一吹,塵土飛揚。沒走幾步,記者和執法人員的鞋,都已經蓋上了一層灰土。

  一位自稱是辦公室負責人的中年女子告訴執法人員,“我們9月初就被要求停產了,幾個月都沒干活了。”但當執法人員走到混凝土攪拌間時,發現情況並非如此。

  混凝土攪拌機旁邊的地面上,有一堆攪拌好的水泥,牆上的電箱雖然被貼了封條,但明顯已經被撕開。在執法人員的追問下,中年女子承認早上七八點還開過機器打水泥,至於電箱上被撕開的封條,女子說是因為他們要改電,請示過才撕的。

  “就剩這點兒活兒了,想著干完了就算了。”中年女子說,停產之前還剩一點構件沒刷水泥,就想著弄完了好把存貨一起賣了。據她所說,這段時間都在集中清庫存,把之前生產好的水泥構件趕緊賣出去。話剛落音,一輛大貨車進入廠區,車輪一軋一碾,漫天塵土飛揚。

  “應該就是這個問題了。”郭昊和張宏偉都明白了,就是廠區的塵土,導致了這片區域出現濃度峰值,造成站點“報警”。另外,通過現場觀察,發現廠區后面還有村民在蓋房,也有很多塵土,相信也有一定的“貢獻”。

  由於封條被撕,執法人員也馬上叫來了張鎮鎮政府環保科的負責人,並一一說明了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料堆沒有採取苫蓋、地面沒做硬化處理、混凝土攪拌車間沒有密閉、廠區沒有任何除塵設備、撕掉封條私下生產作業等,要求立即整改。

  當天,張鎮鎮政府連夜拆除了混凝土攪拌設備,徹底防止廠區再私自作業。次日一早,鎮政府還對廠區地面進行洒水處理,防止揚塵污染。

  張宏偉告訴記者,有了熱點網格的幫助,能讓執法人員精准地定位到污染源,在最快時間內阻止違法行為。同時,還能根據數值,推算出一些企業生產作業的時間規律,有助於更精准地執法檢查。

  不過,也有一些“臨時性”的違法行為,會擾亂熱點網格內的數據。比如11月18日是農歷中所說的寒衣節,不少村民給逝去的親人燒寒衣,就瞬間拉高了區域的PM2.5濃度。“但是我們看網格數據的時候不知道情況,等夜查過去的時候早已經沒人了,問了下周邊的村民,才知道是這樣的情況。”張宏偉說。

  順義區早在2016年年底,就開始利用環保網格定位污染源。整個轄區劃分了區級網格、鎮(街道)網格和村(社區)網格這樣的三級網格,還專門招錄了110名環保專職監督員,組建成“環保巡查隊”強化環保督查。順義區的560個村,就是560個環保網格,每個村都安裝了一個小微子站,加上路面上的交通站點,一共有600多個站點,實施監測空氣質量數據。

  郭昊告訴記者,類似張鎮這樣的熱點網格,全市劃出了133個。網格化大大提高了全市環境整治的效率,僅以順義區為例:今年就通過網格篩選,確定了全區181個PM2.5高值區域,累計清理了6000多處污染源。(記者 駱倩雯)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