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在東莞閉幕

科技成果交易火爆 廣東東莞創新土壤獲點贊

2017年12月11日08:20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科技成果交易火爆 東莞創新土壤獲點贊

  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現場,參展的觀眾在觀看智能制造設備(孫俊杰/《南方日報》)

  為期3天的2017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科研機構創新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10日在東莞落下帷幕。該展會是東莞被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之后首次大型科技類展覽,也是東莞邁向創新型一線城市的展示平台。展會圍繞相關行業領域打造了綜合性技術應用展示區,重點展示專業技術在相關領域中的應用,以及科研機構、創新創業項目。吸引了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49名外賓參會。

  為了促進產學研合作,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上,主辦方舉辦了多場科技成果交易會,交易對接現場十分火爆,幫助眾多科研機構和企業找到了合作伙伴。展示東莞科技創新情況的東莞創新地圖現場吸引了不少人為東莞的創新土壤點贊。此外,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創造了第一次舉辦專利拍賣會、第一次設立香港科技成果展區等多個“第一”。

  可以說,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的國際化程度更高、國際合作更廣,更充分體現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新趨勢。

  成各國科技力量展示的舞台

  俄羅斯的激光技術、德國的機器人、中國的無人機……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成為各國科技力量展示的舞台。

  德國館的主題是智能制造,大大的展館內擺滿了下棋機器人、書法機器人、貼屏機器人等各種機器人,連館門口迎賓的都是機器人。書法機器人現場為觀眾表演書法,從沾墨到落筆,一氣呵成,幾秒鐘時間裡,就將四個大字寫好,引來觀眾陣陣贊嘆。

  在俄羅斯館,聚集了10多家俄羅斯企業和科研機構,展出了包括激光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20多項技術。來自俄羅斯的NCL醫療技術公司已經是第二次參加科技合作周,公司董事長波盧西金·瓦列裡說,希望能在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上,為公司新研發的產品找到合作伙伴。

  作為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的東道主,展會期間的“東莞力量”吸引了不少目光。除了數量眾多的企業和新型研發平台攜帶各自最新的技術和產品亮相外,東莞創新地圖也成為展會熱點。東莞創新地圖以網絡數字地圖為形式,可視化呈現東莞區域的創新要素,將創新數據、產業布局、要素分布、對比數據和圖表統計等創新資源信息通過圖表、空間地理信息、統計分析報告等形式,實現空間物理點與地圖信息點的一一對應。

  前來展會參觀的各界領導和嘉賓紛紛為東莞創新地圖所展示出來的東莞創新土壤和創新力量點贊。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約翰·理查德·奧肯頓接受採訪時表示,東莞的制造業基礎相當雄厚,創新能力和環境都不錯,並建議東莞可以加強制造業和工業數學的結合。

  為企業和科研機構牽線搭橋

  “175萬,180萬,現場還有加價的麼……28號第一次,28號第二次,28號180萬最后一次……”隨著“啪”的一聲落錘聲,28號競拍人拍下8號數據傳輸專利包。這是出現在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的科技成果專項拍賣現場的一幕。

  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力求科技成果交易市場化、便捷化,因此設置專場拍賣,探索一條新型科技轉化之路。在該場拍賣會上,11項專利包標的被成功拍出,金額達2500多萬元。廣東高航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受大型企業委托,在拍賣會上積極舉牌,一口氣攬下了6件拍賣標的。該公司運營總監李亮告訴筆者,該公司很看好這種拍賣形式和拍得的技術成果,其中大部分將通過運營增值,最終轉讓給企業實現成果的實際應用。

  李亮表示,通過拍賣,充分感受到東莞企業對於技術需求的迫切感,這方面的市場對接是非常需要的。

  除專利拍賣外,大會期間,還舉行了10大科技項目簽約和10大企業技術難題招標。廣東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雷州半島項目的降能耗和下屬公司的老鹽研發2個項目。項目發布后不久,當場和廣東省測試分析研究所達成了初步合作協議。

  該公司品管中心副總監羅衛表示,技術難題招標這種方式極大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人力成本,一旦出現技術需求,可以很快地找到承接的科研機構”羅衛說。

  此外,大會期間還舉行了多場項目路演,僅新材料與智能制造創新技術、生物健康與社會服務創新技術兩場項目推介專場就吸引了34個從全國各地征集的優秀項目登台推介,尋求合作伙伴。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在東莞甚至廣東,有很多企業在創新活動中面臨眾多技術創新需求,而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在科技資源和技術實力方面的儲備同樣亟須發掘和對接。通過扮演“紅娘”角色,在大會期間,舉辦相關對接活動,對助推產業轉型升級、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攻關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傳遞科技界權威聲音

  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期間,主辦方還舉辦了18場高科技領域高峰論壇,涉及環保科技、智能制造、軍民融合、人工智能等多個前沿科技領域。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柯爾、《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等權威科技大咖紛紛亮相相關論壇。眾多論壇的舉辦,使得2017科技合作周、科創會成為科學家思維碰撞、匯聚的平台,傳遞的權威聲音引起各方重視。

  在以“未來科技的力量”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科技創新論壇上,羅伯特·柯爾作了“創新與科學”主題演講。他表示,在中國,符合大家需求方面的創新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能源以及生物領域,這三個方向代表了未來創新發展的希望和需求。

  《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也在論壇上預言了人類與人工智能的關系。他認為機器人會給人類創造新的工作崗位,負責解決效率問題,而人類報酬的多寡將取決於與人工智能的合作程度。他說:“未來將有數以萬計的創業公司,從事將人工智能應用於某一領域的業務。”

  在應用高峰論壇上,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秘書長張全德提出,今后要加大力度培育民用市場,讓衛星技術能夠進入尋常百姓家。

  科技金融融合事關科技能否快速發展,在科技創新與風險投資國際高峰論壇上,美國風險投資學院主席克萊爾·費爾費德表示,東莞應該按照自身的產業特點來構建東莞的人才和投資體系,也要吸收美國過去的經驗和教訓。

  事實上,合作周不是第一次舉辦如此多的高質量論壇。2016科技合作周期間,同樣舉辦了專業技術研討交流和論壇12場。12名兩院院士、50多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200多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發機構和企業代表參與,涉及智能制造、3D打印、生物能源、節能環保、信息通訊、科技金融等領域,有效促進了相關領域思維拓展和技術信息交流。

  可以說,經過多年的發展,合作周已經成為科技領域權威聲音的平台。(戴雙城)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