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落幕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裡雲ET大腦同中國科學院光量子計算機、特斯拉垂直整合能源解決方案、微軟小冰情感計算人工智能等十余項成果入選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希望,ET大腦可以解決僅靠人腦無法解決的棘手問題,比如城市病、環境問題等。
去年的雲棲大會上,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這樣解釋城市大腦: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信號燈和監控攝像頭的距離,他們在一根杆子上,卻從來沒有被數據連接起來。城市數據大腦能夠通過攝像頭“看到”的數據,智能調節信號燈。時隔一年,城市大腦1.0已正式發布。在杭州運行的城市大腦,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機智”的信號燈
日前,《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下稱《報告》)發布,在擁堵緩解趨勢方面,杭州拔得頭籌,《報告》顯示,部分路段信號燈智能調控后車速較之前更趨於平穩,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讓運行更穩定有序。
智能信號燈是怎樣工作的?在杭州,如果你在蕭山城區某個路口停留一會兒,會發現這裡的信號燈有些“機智”,可以根據東西南北方向不同車流量適時調整。是延長南北方向的綠燈還是保持東西方向的紅燈,信號燈有自己的想法。這樣“會思考”的信號燈路口共有128個,通過這些智能信號燈路口,杭州城市大腦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
除了減少通行時間外,城市大腦在感知交通事件方面,准確率已經達92%,120救護車到達現場的時間平均節省7分鐘,比之前縮短了一半。以市心路—晨暉路到市心路—建設一路全長7公裡路段為例,救護車總計需要經過21個路口。在最近一次出車中,救護車節省時間高達14分鐘,沒有遇到一個紅燈。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二屆智能交通年會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長、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副理事長李江平介紹,目前,全國已經有270多個城市在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完善交通感知系統、智能控制系統、服務出行系統和執法管理系統,加強信息共享融合,建設城市交通大腦,加強執法與智能服務的深度融合,實現城市交通精准治理和服務是目前正在開展的工作。
李江平舉例,比如抓拍行人闖紅燈、號牌二次識別技術的應用都用到了人工智能技術。廣州部署的“鷹眼”,重慶啟用的“獵鷹”,這些技術對於監管重點車輛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還有上海、濟南、南昌、宿遷等地採取人臉識別技術,查處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交通違法。
“大腦”是如何思考的
數據是城市大腦智慧的起源,“神經網絡”是城市大腦首先要做的事情。它首先要將交通、能源、供水等基礎設施全部數據化,連接散落在城市各個單元的數據資源。以交通為例,數以百億計的城市交通管理數據、公共服務數據、運營商數據、互聯網數據被集中輸入杭州城市大腦。
有了數據,“大腦”如何思考?阿裡雲機器視覺科學家華先勝介紹,阿裡ET的視頻識別算法,使城市大腦能夠感知復雜道路下車輛的運行軌跡,准確率達99%以上。這些視頻如果由交警三班倒地去看,則需要15萬個交警,而通過算法,城市大腦可以在短時間內把這些視頻都看完,並清楚來往車輛的數量和方向。
未來,城市大腦會在城市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王堅的構想中,它應該是城市重要基礎設施的一部分,以互聯網、計算和數據為基礎,實現可持續發展。王堅認為,治理交通擁堵只是城市大腦邁向城市治理、成為超級人工智能的第一步。(記者 翟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