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量子文物鑒定儀嗎?“量子鑒定”亮點何在

2017年12月15日08:44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量子鑒定”亮點何在?

在近一個月裡,“量子鑒定”這一新概念橫空出世,迅速成為收藏界熱議的焦點話題。但是,圍繞著該儀器是否可以准確地為中國歷代古物精准斷代,又形成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贊賞者認為,量子文物鑒定儀的面世,解決了運用科學儀器為各種文物客觀斷代的世界性考古難題﹔而質疑者則認為技術發明人對該儀器的技術原理、檢測模式和鑒定准確率,並沒有從理論上闡釋清楚。事實上,該新技術發明專利目前還處在國家專利申請、審核階段。

上個月,量子文物藝術品鑒定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據該活動主辦方稱,“經過長期、反復對各種材料的文物藝術品進行實際測試,証明該鑒定儀所採用的科學原理是正確的,得出的被鑒器物生產、制作精確到年的鑒定結論是准確無誤的。”但是,該儀器的發明者並沒有詳細說明量子文物鑒定儀的技術性能。許多人認為“概念不清、邏輯不明”,難以服眾。

現代物理學認為,量子是一個物理量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在量子世界裡,空間、時間、能量、物質和信息在本質上是量子化的。任何物質都存在著自身的磁場波,這種磁場波就是物質的“全息年份能量信息”。而物質的相互作用,就是物質之間的“全息年份能量信息”的交換。不同的物質,其磁場波都是不相同的,磁場波具有共振的特性。

以對古陶瓷制品的檢測為例。用以燒造陶瓷器的各種礦物原料都存在著不同的磁場波,在陶瓷器的生產制作過程中,礦物原料、練泥、成型、施釉、入窯燒制等這些施加於礦物原料的外力作用,又會產生新的、各種不同的磁場波,這些磁場波信息便以疊加的方式儲存在陶瓷器物中。當採用“量子鑒定”時,“檢測單元”運用其所具備的量子共振的分析功能,把儲存在各種礦物原料中的磁場波“全息年份能量信息”剝離出來,變成代碼轉存到與“檢測單元”相連接的“儲存單元”裡。隨即“檢測單元”又像一把魔幻般的“鑰匙”,打開那些后來被疊加在陶瓷器物中的磁場波信息,同時自動與儲存在“量子芯片”裡的磁場波信息進行對比。如果兩種磁場波信息相同,量子文物鑒定儀就會發出共振信號,反之則產生非共振信號。瞬間非共振信號又被傳輸到“處理單元”,經過識別、處理的信號再由“顯示單元”加以顯示,其所顯示出的數據就是這件陶瓷器燒制的准確年份。同理,“鑒定儀”對玉器、金屬制品的制作年代、書畫作品創作時間的檢測鑒定亦然。

如果“量子鑒定”確實能做到客觀、精准,就是對中國古代藝術品科技鑒定的一場重大技術革命。迄今為止,對待古代藝術品的鑒定主要包括目鑒和科鑒兩大類。前者主要依靠鑒定者的專業文物鑒定知識、經驗積累,后者則依據科技儀器的檢測數據判斷。儀器鑒定文物的效果,也可以大致區分為“相對年份斷代”和“絕對年份斷代”兩種檢測方式。但是,由於每項科技檢測儀器都有其特定的技術應用前提,目前還沒有一種通用於所有文物制造年份准確斷代的檢測儀器。比如,碳-14年代測定法可以有效地檢測出古代木器、絲制品、紙張的大致制造年代,卻對古代玉器、金屬制品的制造年代,無法做出准確的判斷。

原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雷從雲研究員認為,長期以來,由於文物藝術品鑒定手段的嚴重滯后,真假的鑒定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地解決。恰恰是真假問題,直接關系到文化傳承和國家、民族利益。換言之,對古代藝術品的絕對年份斷定檢測儀器的發明,將會更加客觀、精准地甄別中國歷代文明遺存,更加合法、有效地保護不可再生的中華民族文化遺產。

將來一旦這種能夠檢測出文物“絕對年份斷代”的新發明普及推廣,不僅將惠及廣大古玩藏家方便地檢測藏品制造年代、幫助海關更加科學客觀地檢測文物出入境,也會對國有文博系統內封藏的中國歷代文物客觀斷代,起到關鍵性作用。比如,上個世紀70年代,河南安陽發掘商代婦好墓的出土玉器中,有幾件加工精美的勾形玉器。當時,它們被認定為商代玉器,而沒有引起特別的關注。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紅山文化勾形玉器出土后,人們才逐漸恍然大悟:原來商代婦好墓中的這些勾形玉器,很可能是紅山文化的遺存!曾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中,展出的一件玦形玉龍造型,就明顯帶有紅山文化玉豬龍的審美基因。展品玉鳳的造型,也被有關專家認為是脫胎於石家河文化的玉鳳設計風格。問題是,商代婦好墓出土的勾形玉器、玦形玉龍、玉鳳,到底是商代的玉制品還是商代皇家的古董收藏品?由於當時的科技檢測手段局限,是無法給出精准答案的。如果“量子鑒定”確實可以做到“絕對年份斷代”,甚至可以“檢測出精確到某年制作”的鑒定結論,那麼,上述歷史疑案自然會真相大白。同理,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的唐代畫家張萱的繪畫作品《搗練圖》,一直被中外鑒藏界認為是宋徽宗趙佶的臨摹作品。而唐代的張萱與北宋的趙佶,兩個人相差了三百余年,通過“絕對年份斷代”儀器測試《搗練圖》的創作年代,應該很容易區分出這個有爭議的學術難題。推而廣之,如果該儀器能廣泛社會化使用,就有可能厘清許多文物斷代疑案。(曾力)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