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9時39分,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AG600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在廣東珠海起飛(攝影:岳書華)
人民網珠海12月24日電 (楊鐵虎、戴海濱、徐坤坤、劉曉言)24日上午,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簡稱航空工業)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一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完成陸上首飛。
AG600飛機是我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它的成功首飛,對提升國產民機產品供給能力和水平,有效促進我國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對助推“一帶一路”倡議、國民經濟發展、海洋強國建設都具有重大意義。 AG600飛機是落實國家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中國制造2025”發展規劃的舉措,是落實十九大精神,彰顯創新驅動發展,體現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成果。
AG600飛機是國家航空工業重大工程研制項目。2009年6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財政部正式批復立項。2012年攻克關鍵技術,完成初步設計。2014年完成詳細設計、全面轉入試制。2015年機體大部件陸續交付和部件總裝。2016年7月23日正式完成總裝下線,隨后全面進入聯調聯試階段。2017年2月13日,4台發動機試車成功﹔4月29日,首次地面滑行試驗成功﹔10月31日,完成低、中速滑行試驗﹔12月7日獲得首飛特許飛行証﹔12月11日,完成了高速滑行試驗﹔12月24日,完成陸上首次飛行試驗。 AG600飛機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在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時,還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加改裝必要的設備,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島礁運輸等任務需要以及為“一帶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緊急支援等任務的需要。 AG600飛機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4台國產渦槳六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53.5噸,具有載重量大、航程遠、續航時間長的特點。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森林滅火、特種滅火效率高,20秒內可一次汲水12噸,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余平方米﹔海上救援能力強,可快速響應、快速到達,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救援行動,起降抗浪能力不低於2米,可一次救助50名海上遇險人員。 AG600飛機的研制發揮了航空工業大協作的優勢,按照“主承制商-供應商”的模式,構建了以航空工業通飛作為責任主體,以航空工業特飛所/通飛研究院作為總設計師單位,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作為主承制單位,航空工業相關單位、國內其他行業供應商參與的研制體系。國內共有20個省市、150多家企事業單位、10余所高校的數以萬計的科研人員參與了項目研制。航空工業成飛/成飛民機承擔機頭的制造,航空工業西飛承擔中機身和機翼的制造,航空工業陝飛承擔后機身和尾翼的制造,航空工業通飛華北公司承擔發動機短艙的制造,航空工業復材承擔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的制造,航空工業起落架承擔起落架系統的研制。
AG600飛機堅持自主創新,以國內供應商配套為主,全機5萬多個結構及系統零部件中98%由國內供應商提供,全機機載成品95%以上為國產產品,培養了20多家系統級供應商,帶動了國內一批民用航空裝備制造業企業發展,促進了國產成品民機適航體系建設,對我國民機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促進了航空工業有效融入區域發展經濟圈,實現了航空工業與廣東省及珠海市的“大融合”。
AG600飛機從國家立項型號研制啟動至今,各參研單位先后克服一系列難題,攻克了氣水動融合布局設計與試驗技術,高抗浪船型機身設計與試驗技術,復雜機構高支柱起落架設計制造技術,海洋環境下腐蝕防護與控制設計技術,氣水密鉚接制造技術,機翼薄壁高筋整體壁板噴丸成型技術,多曲變截面船型機身結構裝配制造技術等多項技術難關,探索研究並確立了水上飛機適航審查方法,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陸兩棲飛機設計研發技術體系,全面提升了我國水面飛行器的設計和制造能力,為新型水面飛行器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AG600飛機的陸上首飛成功,標志著型號研制從試制轉入試驗試飛階段,飛機的研制試飛和型號合格審定試飛將逐步開展。 據悉,AG600飛機的水上首飛計劃於2018年年內在湖北荊門進行。
2017年12月24日9時39分,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AG600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在廣東珠海起飛(攝影:岳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