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近日於廣州首發《全球經濟形勢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全球會計師對中國的商業信心指數一路飆升,在2017年第三季度末更是創下歷史新高,如此大幅度的攀升,是本年度在其他任何一個區域或國家都不曾出現過的。
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影響下,粵港澳大灣區將給企業帶來怎樣的助推力?人工智能與金融市場的結合會給相關產業創造怎樣的新機遇?ACCA全球理事會副會長顧佳琳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認為,人工智能會替代一部分可重復的工作,但財務人員的全球性思維和戰略決策能力是機器人無法替代的,反而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將會推動跨界崗位的產生。
粵港澳大灣區帶來巨大貿易機會
南方日報:粵港澳大灣區將會給廣東企業帶來哪些新機遇?
顧佳琳:大灣區覆蓋人口有一億人,它的GDP有超9萬億人民幣,貿易總額佔全國貿易總額的近一半,相當於加拿大2016年的GDP,所以我覺得大灣區帶來的最主要是貿易機會。要抓住這一機會,在基礎建設方面首先要打通人才流,其次是資金流,同時用數字化技術打通信息流﹔另外就是政策層面的協調。隻有做好了這些方面,才能真正讓大灣區的城市形成合力,發揮出“1+1>2”的作用。此外,企業也必須了解自身的競爭優勢在哪裡。
南方日報:國內的無現金消費開始逐步在海外布局,這會對金融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顧佳琳:一方面,使用這些新興的支付工具,可以避免一部分跨境支付所產生的手續費,非常方便。無現金支付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全球貿易的便利化,幫助推動了信息的傳遞。另一方面,無現金支付僅僅是金融科技的一個表現形式,其實fin-tech(金融科技)在借貸、外匯、轉賬、財務咨詢和保險等領域當中都有很多應用,今年ACCA的一個報告提到了金融科技的四個特點:平台化、非網點化、輕資產、重數據,這四個特點拉近了企業與客戶的關系,企業可以更好地服務於客戶,而客戶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數字時代金融業誕生跨界職位
南方日報:就財會行業而言,目前人工智能主要應用在哪些方面?對該行業的發展會產生什麼影響?
顧佳琳:雖說有很多案例,但目前人工智能的應用還是處在初步階段。從趨勢來講,人工智能會替代掉一部分可重復的工作,互聯網和大數據行業會走得更快。而會計師的全球性思維、前瞻性思維和戰略決策的能力,都是機器人無法替代的。不可否認的是,未來一些初級的財務工作被替代,但同時會有新的崗位產生。比如說機器人的控制者,如何制定新的編碼規則,同時這些規則需要人去不斷地更新和糾錯。另外,像IT和財務結合的這類新興的跨界職位會產生。所以在未來,企業的管理崗位CIO、CFO、CTO之間的界限會變得很模糊,也許未來會有新的職業叫CFIO,CFTO。
可持續投資理念將愈發被重視
南方日報:國際資本市場對ESG投資理念表現出越來越濃厚的興趣,您覺得ESG責任投資理念在中國的落地還需在哪些方面進行推動?
顧佳琳:ESG投資理念主要有三個方面,E是環境,S是社會責任,G是公司治理。當前在全球500強的企業裡面,有三分之二的企業已經在做這件事情了,因為他們意識到這是和企業的長期價值是有關系的,未來發布可持續報告的企業數量會越來越多,這也是他們吸引有同樣價值觀的長期投資者的重要方式。各國想推動ESG投資落地,可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因為企業披露的信息會越來越多,需要有相應的配套體系﹔投資者思路和資本市場的培育也很重要,資本市場需要有長期投資觀的投資者﹔而公眾認知方面,近幾年在國內關於環境的議題經常被提起,大家這方面的意識已經在逐漸加強。
一句話觀點
站在新起點上,要對開放有新的認識和戰略考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
中國倡議構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有望成為全球經濟“脫碳”、提高電力使用效率、為全球幾十億少電無電人口提供電力的關鍵。
——意大利前環境部長科拉多·克利尼(記者 彭穎 見習記者 鄭潔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