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8中國鐵路 今年我國高鐵將再添3500公裡

2018年01月03日08:29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今年我國高鐵將再添3500公裡

  回眸2017,中國鐵路成績幾何?展望2018和更遠的未來,中國鐵路又將如何續寫“火車上的故事”?2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在京召開2018年工作會議。現在,就讓我們來點擊鐵路發展“關鍵詞”,一起述說鐵路。

  速度

  說起速度,大家都知道,2017年9月21日,“復興號”以350公裡的時速在京滬線上正式開跑,樹立了世界高鐵商業運營的新標杆。

  這樣的“快”不僅體現在時速上,也體現在高鐵的建設上。來自中鐵總的統計顯示,2013年至2017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萬億元,新增鐵路營業裡程2.94萬公裡,其中高鐵1.57萬公裡,是歷史上鐵路投資最集中、強度最大的時期。到2017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2.7萬公裡,其中高鐵2.5萬公裡,佔世界高鐵總量的66.3%。

  中鐵總總經理陸東福表示,鐵路今后還要繼續“速度前進”。按照規劃,2018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安排7320億元,其中國家鐵路7020億元,投產新線4000公裡,其中高鐵3500公裡。

  創新

  高鐵是重大高端裝備的代表,其技術含量不容小覷。如何持續保持中國高鐵的“世界霸主”地位,答案就是不斷創新。

  據了解,在時速350公裡“復興號”上線運營后,時速350公裡長編組、時速250公裡、時速160公裡系列化中國標准動車組研制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之中。陸東福表示,近年來,高鐵自主化列控系統、智能牽引供電系統、高鐵地震預警系統等功能不斷優化,設備監測檢測、故障預警技術和應急救援能力顯著提升。

  “到2020年,動車組保有量達到3800標准組左右,其中‘復興號’動車900組以上。”他表示,鐵路部門還將深入開展混合動力動車組和機車、高原內燃機車、高鐵綜合巡檢車及維修作業車等設備的研制工作﹔加強基礎設施和移動裝備檢測監測技術研究,深化高鐵故障預測及服役期健康管理、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技術攻關,提升高鐵安全保障能力。

  服務

  出行在外,“獲得感”很重要。

  2017年以來,鐵路部門相繼推出互聯網訂餐、動車組選座、智能驗票進站、中轉接續換乘、常旅客服務、大站智能導航等便民利民措施,讓乘客有了更多獲得感。

  以中轉接續換乘服務為例,旅客通過12306網站或手機客戶端購票,當遇到出發地和目的地之間的列車無票或沒有直接到達的列車時,可選擇“接續換乘”功能,售票系統將向旅客展示途中換乘一次的部分列車余票情況,如果旅客選擇購買,可以一次完成兩段行程車票的支付。

  客貨運業務也都更加“信息化”。目前網上辦理貨運業務比例超過70%,互聯網售票比例達到70%,人們徹夜排隊購買火車票的情景已大大減少。

  陸東福表示,今后,鐵路部門還將進一步拓展互聯網售票系統功能,探索提供預約訂票服務,推行電子客票,推動客票銷售進農村鄉鎮﹔推進常旅客體系建設,增加接續便捷換乘車站數量,延伸售票窗口服務功能,打造鐵路客運特色服務﹔落實“廁所革命”要求,整治站車環境,確保站車衛生動態達標。

  開放

  2017年,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標志性成果的中歐班列可謂“成績滿滿”,共開行3600列,超過2011年至2016年六年開行數量的總和。

  “中鐵總與絲路沿線六國鐵路部門簽署的合作協議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主導成立了中歐班列國際鐵路合作機制和國內運輸協調委員會,推動中歐班列出境換軌三列並兩列,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陸東福說。

  中國鐵路在加快“走出去”。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輕軌工程等項目扎實推進,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段、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建設。

  陸東福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發揮中鐵總在企業層面的牽頭作用,推動上述項目實施,同時做好馬新高鐵投標和莫喀高鐵前期合作相關工作。

  (據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