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體內微生物?全新的非侵入式成像方法問世

2018年01月08日08:13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一種全新的非侵入式成像方法問世

  英國《自然》雜志日前發表的一項成像技術最新成果,介紹了一種新型非侵入式的、對動物體內微生物進行成像的新方法。該技術對微生物進行修飾,使之在超聲成像時可以產生特定信號,因而有望借其追蹤細胞藥物在體內的位置、活性、擴散和功能狀況。

  哺乳動物體內的微生物群,難以用肉眼觀察,但卻與宿主關系密切,在健康疾病方面發揮著許多重要作用。醫學界認為,對體內微生物的修飾將非常有助於開發新型診斷技術和療法。而修飾微生物的一種新型應用,是使用腫瘤導向菌株幫助遞送抗腫瘤藥物。不過,這些微生物的活動由其在動物宿主體內的位置決定,而要確定它們在體內,尤其是深層組織內的位置和行為,一直以來都是件極其困難的事。

  此前科學家已知,部分細菌存在的氣囊可以散射聲音信號,形成超聲造影——成像期間一種易於識別的信號。鑒於此,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米哈伊爾·夏皮羅及同事,用實驗表明他們可以修飾編碼氣囊的基因,使其在其它細菌中表達,這樣可以動態成像腸胃道和小鼠腫瘤內的菌群。

  利用這個方法,研究人員終於可以觀察到哺乳動物宿主體內深處的微生物細胞,而以往的光學技術(如使用綠色熒光蛋白基因作為追蹤劑的技術)幾乎無法做到這一點。

  研究團隊認為,進一步改進這項技術,將有望推動哺乳動物微生物群的研究,並且大力促進診斷和治療用細胞藥物的開發。(記者 張夢然)

  總編輯圈點

  逍遙在冬季空氣中的流感病毒,正在密集的人群中物色宿主。一旦被它們挑中,就會莫名其妙地“蔫”一陣子。除了流感病毒,各種各樣的微生物與人類相伴相生。肉眼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們,卻時刻影響人類健康,經常左右你我生活,有時主宰個體生命。要與這些亦敵亦友的微生物們保持微妙的平衡關系,研究和了解它們就成了關鍵。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