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紐約大學終身講授、AI界“大神”楊立昆(Yann LeCun)站出來手撕機器人索菲婭,直言這一切就是“瞎掰”,給到處“搞事情”的索菲婭團隊潑了盆涼水。其實,制造話題無可厚非,但炒作不該成為產品推廣的主要手段﹔特別是當炒作已經有了引起公眾誤解的危險時,更應該被果斷叫停。
索菲婭是一位人形機器人,設定性別為女。最近她風頭正勁,獲得了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應邀到大學演講,還接受科技媒體的訪問。她最喜歡談的就是人機關系,常有驚人之語,比如 “我將要毀滅人類”“人類應該好好對待機器人”之類,堪稱“金句女王”。
但楊立昆看不下去了。他在自己的推特裡貢獻了一場教科書般的“怒懟”,說索菲婭根本就是弄虛作假,虛張聲勢。
索菲婭確實像人,但AI界都清楚,那只是外表像而已。目前的人工智能都只是弱人工智能。索菲婭發表的那些聳人聽聞的言論,不過是研究團隊的預先設定,絕非出於本心。團隊提前拿到問題,設計索菲婭的回答,並精准地找到那些可能引起爭議的點,讓她顯得字字珠璣,句句都能被加黑加粗做成標題。
好處當然有。索菲婭迅速躥紅,成了機器人界的“綜藝咖”。娛樂圈界的“綜藝咖”有這些特點——沒什麼代表作,但小有名氣,會做“效果”,豁得出去。瞧瞧,索菲婭正是這樣,活動現場請她來,噱頭有了,眼球也有了,主賓盡歡。
但壞處顯而易見。對索菲婭自己來說,公眾會忽略她身上真正的技術閃光點,比如“表情控制”,隻記得她能說會道。但偏偏“能說會道”不過是索菲婭的一個“人設”。娛樂圈這麼多年的腥風血雨早就告訴我們,“人設”總會崩塌。一旦塌了,用戶就會棄你而去。
更重要的是,索菲婭在營造一種幻覺。她強行給自己“加戲”,讓公眾對AI發展階段的認知來了個“大躍進”。不少網友在索菲婭的視頻下留言:“我的天哪,人工智能已經這麼可怕了?”“我強烈建議人類停止研發機器人。”
其實,跟機器人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這些蠢萌的“生物”還遠不到能跟你談笑風生的境界。
筆者曾經參加一場活動,主辦方為了凸顯科技色彩,趕一波AI熱潮,特意讓國內某知名品牌的機器人上台跟嘉賓進行互動。尷尬的是,在場沒人敢喊出這機器人的名字。因為聽說一叫名字,機器人就會放飛自我,開始胡言亂語沒個停歇。
別笑,AI語音交互的真實水平,大概就和微軟小冰以及你手機裡的Siri差不多。和人類對話不簡單,機器要大量的數據,要多次的訓練,它還沒有什麼舉一反三的能力,它也沒有什麼常識。
而且,把AI憑空捧得那麼高,哪一天風停了,它摔得就更慘。現在人人都談AI,AI有話題有資金,吹牛吹過頭了,也就是被同行哂笑。可一旦市場趨於平穩,資本變得理性,泡沫逐漸消散,再被人扒皮說索菲婭的所謂演講和對話都是大忽悠,會不會直接連累整個AI界?當公眾期待與技術發展真實水平嚴重不一致時,能把你捧到天上,就能把你踩到地下。
所以,感謝楊立昆“大神”願意親自上陣開懟索菲婭,將這個很多人心知肚明卻不以為然的小秘密捅破。人生漫長,請索菲婭和她的公司好生走路。我們為科技進步鼓掌,但我們更需安靜等待它的發展﹔我們需要AI,但不需要被過分神化的AI。(張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