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詐騙小提示:微信買票 小心“李鬼”

微信訂票付款后被拉黑 網搜投訴方式不料二次被騙 警方提醒:通過正規渠道購票 

2018年01月18日08:34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微信買票 小心“李鬼”

  目前正值春運購票高峰,騙子也蠢蠢欲動,設置了各種購票騙局。昨日,廣州市反詐中心提醒市民,購票便利亦不能降低警惕,謹防“黃牛”、高仿網站,避免上當。

  1月3日,事主楊某報案,稱被假冒的微信客服騙了6000元。幾天前,楊某在微信找人訂機票,付款后沒拿到票,就被騙子拉黑了。楊某希望追回被騙款項,在網上搜索受理微信投訴的微信號並添加了對方。結果事主遭遇“二次被騙”,“假客服”謊稱需要楊某提供微信付款碼才能處理,楊某輕信,將付款碼告知對方,結果微信賬號被轉走近6000元。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事主輕信網上陌生人,稱可低價購得車票、門票的謊言。當騙子發來偽造的“購票截圖”,事主往往只是略看一眼,不加辨別便直接轉賬給騙子,而騙子在收款后第一時間就拉黑了事主。

  騙子常用手法:

  一、在網上散播低價購票信息,並利用圖片處理軟件制作顯示購票成功的虛假截圖,將截圖展示給事主,要求事主先轉賬后取票。騙子待收到款項后,立刻將事主拉黑。

  二、仿造民航客運網站或交易網站,騙取事主信任。

  三、利用部分事主不了解網上銀行操作,要求事主提供網上支付平台或銀行卡的賬號、密碼、驗証碼等,借機將事主賬號或銀行卡內余額轉走。

  四、利用正規二手交易平台散播轉讓閑置票據的信息。但騙子不接受平台交易,而是要求事主通過其他即時到賬的方式轉賬,再給事主郵寄偽造的假票據或已失效的真票據。

  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提醒

  一、關注官方信息,保留官方客服聯系方式,增強辨別能力,通過正規渠道購票。

  二、銀行賬號、密碼、驗証碼及網上支付平台的密碼、條形付款碼等,一定要保密。無密碼情況下,通過銀行驗証碼、條形付款碼序列號也能夠轉賬,所以以上資料不能提供給他人。(記者 李棟)

(責編:劉鑫(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