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專家破解地下煤火防治難題 有助於資源利用

2018年01月18日10:02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我國專家破解地下煤火防治難題

新華社南京1月17日電 記者17日從中國礦業大學獲悉,該校地下煤火研究團隊與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多個研究機構與院校合作,新近攻克將煤田火區熱能轉變為電能等清潔能源的關鍵技術。這有助於將每年數億噸白白燒毀的地下煤炭資源重新利用。

地下煤火是煤田火和礦井火總稱。全世界每年約有10億噸煤炭被地下煤火燒毀。在浪費能源的同時,煤火燃燒也釋放大量有毒氣體和煙塵。每年僅地下煤火產生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就佔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十分之一。

中國也是煤火災害嚴重的國家。早在10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學著作《水經注》中就有對新疆庫車、拜城一帶煤田火災的描寫。《西游記》中的“火焰山”,原型也是煤火。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因煤火燃燒每年直接損失的煤炭資源1360萬噸,間接損失約2億噸。如何防治、利用煤火,是一項世界性難題。

2016年起,中國礦業大學周福寶教授團隊從地下火熱能利用的視角,將煤火防治與資源化利用協同考慮。研究團隊研發了分布式煤田火區熱能提取溫差發電新技術,利用新型熱提取技術和熱電材料,將地下煤火的熱能直接轉換為清潔電能。

“這套新系統可以在加快滅火的同時,提取煤田火區的熱能用來發電。”周福寶介紹,如今,該發電系統已在新疆烏魯木齊大泉湖煤田火區實現工程應用。目前,單個鑽孔發電功率超過2千瓦。以100個鑽孔核算,每年產生電能140萬千瓦時以上。同時,熱能利用可降低火區溫度,進而減少滅火用水,可節約水資源35.8萬噸。“既解決工區用電問題,又加快滅火進程並節約水資源。”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國際火災安全科學學會副主席卡倫評價說,這項將煤田火區熱能轉變為清潔能源的新技術,是世界煤火防治利用領域的突破。 (記者 王玨玢)

(責編:劉鑫(實習)、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