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賽克”任務(圖片來源:美國太空網)
在《自然》雜志的2018年科技展望中,重點提到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將拜訪小行星“貝努”,而與“貝努”的聲名遠播相比,另一顆小行星16普賽克(16 Psyche)更為低調、神秘而獨特。據美國太空網近日消息,這顆金屬小行星或許已做好准備,迎接NASA探測器的到來。NASA此番造訪不僅要摸清這顆小行星的“家底”,也是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太陽系的起源以及地球的內核。
首次探索金屬小行星
16普賽克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直徑約為252千米,其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三倍多。本次探索任務被命名為“普賽克”。2017年1月4日,NASA選定登陸該小行星的飛行任務,作為該機構“發現計劃”的兩個任務之一。
2017年5月底,NASA宣布將探索16普賽克的任務提前一年,於2022年夏天開始。此外,NASA還發現了一條更快抵達16普賽克的捷徑。這條捷徑意味著航天器不需要圍繞地球旋轉獲得加速,也不會靠近太陽。如此一來,航天器不僅可比原計劃提前4年(於2026年)到達,而且需要的隔熱保護也更少。
科學家之所以對這顆小行星產生濃厚興趣,主要在於它由金屬構成。他們推斷,16普賽克與其他岩石星球鄰居不同,或許完全由鎳和鐵組成——就像地球的內核。據任務首席科學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太空探索學院主任琳迪·埃爾金斯-坦頓估計,僅16普賽克上的鐵礦就值1億億美元。
因此,前往16普賽克的計劃,是科學家首次探索一顆金屬而非岩石或冰凍星球。此外,小行星由原始物質組成,這些原始物質是產生太陽系的塵雲遺留物,因此,探索小行星可以揭示很多與太陽系起源和進化有關的信息,而這也正是這趟旅程的主要目標。
或是行星裸露內核遺留物
16普賽克完全由金屬組成,再加上其大小,科學家因此提出理論稱,它可能是一顆早期行星內核的遺留物。
人類關於小行星以及行星演化的很多知識來源於對隕石的研究。很多小行星和彗星是原行星,由與形成太陽系同樣的塵雲累積而成。這些原行星不斷發生碰撞,引力拉動它們聚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天體。這些天體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熱,足以部分熔化,使鐵等重金屬下沉到天體內核,而硅等更輕的元素上升到表面。
這一過程名為“分化”,可以解釋地球和金星、水星、火星等行星為何擁有鐵核以及富含硅的地幔和地殼。科學家認為,在一次巨大的撞擊中,一顆行星的地幔被剝離,留下鐵核,而16普賽克小行星就是這一鐵核的遺留物。
盡管如此,16普賽克頭上仍蒙著多層面紗,亟待揭開。比如,如何讓一顆行星失去地幔而隻留下內核?富含鐵的天體是否擁有另外一套並不涉及分化過程的形成機制?16普賽克可能曾被熔化,若確實如此,它是從內部向外冷卻還是從表面到內核冷卻?地球的磁場來自環繞固體內核旋轉的液體外核,這一過程會在16普賽克那兒出現並制造出一個磁場嗎?除了鐵之外,核內還聚集有何種元素?與岩石或冰凍星體相比較,鐵星體表面的地質情況有何不同?上述諸多問題都要等到探測器到達16普賽克后才能獲得解答。
通過探索外太空了解地球
拜訪小行星還有其他一些原因。
首先,避免小行星同地球相撞。小行星撞上地球,后果會很嚴重。比如,約6500萬年前,或許是一個15千米寬的小行星與地球的碰撞將恐龍從地球上抹去﹔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約20米的小行星在俄羅斯車裡雅賓斯克上空爆炸,沖擊波震碎幾千塊玻璃,造成1200人受傷。有鑒於此,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知道小行星的組成,從而設計出最好的方案來保衛地球。
此外,小行星也富含各種資源,包括水或其他有價值的物質,或能成為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墊腳石”。而且,穿越地球軌道的小行星可供科學家練習採礦操作。包括行星資源公司在內的私人公司和盧森堡等國,目前都在著手進行小行星採礦的可行性研究。
為了收集盡可能多的信息,“普賽克”探測器將攜帶4台設備,分別是照相機、記錄小行星化學組成的伽馬射線光譜儀、磁力計以及無線電引力實驗設備。收集的數據將幫助我們厘清16普賽克究竟是一顆前行星的冰凍內核,抑或只是未熔化金屬的堆積物。如果它是內核,或許就能幫助我們確定地心究竟有什麼。
針對這一任務,“普賽克”任務首席科學家埃爾金斯—坦頓總結道:“我們通過探索外太空來了解地球內部。”(記者 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