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3"號:中巴莫克蘭海溝科考目睹"夜光海"奇觀

2018年01月22日08:34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中巴莫克蘭海溝科考目睹“夜光海”奇觀

  據新華社電 正在莫克蘭海溝進行的中國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聯合考察,遇到了大規模藻華現象。在“實驗3”號科考船上,記者目睹了藻華帶來的“海中森林”和“夜光海”等奇異景象。

  近日來,莫克蘭海溝所處海域天氣晴好,海面經常如絲綢般平滑。“實驗3”號科考船在各個考察站位緊張作業。航行過程中,記者觀察到沿途的靛藍色海水漸漸有些細微變化。

  起先,海面出現了大大小小珍珠般的白色泡沫,隨著泡沫越來越多,海水中懸浮起無數顆粒狀綠色微藻。一段時間后,船頭劈開的波浪仿佛突然掀開了海水覆蓋下世界的“神秘面紗”,露出一大片郁郁蔥蔥的“海中森林”。茂密滋長的微藻,將飛濺的浪花都染成了墨綠色。

  夜晚,這片海域更為神秘。18日晚,“實驗3”號科考船恰好停泊在一片“海中森林”上方進行站位採樣作業。記者驚喜地發現,這些“海中森林”還能發光,隻要海水輕輕擾動,就出現美麗的藍色熒光——“夜光海”。

  19日晚,“實驗3”號科考船開始進行小多道地震實驗,船尾拖著能接收人工震源的儀器設備,在莫克蘭海溝的調查測線上勻速航行。記者在駕駛台看到,漆黑的夜空綴滿了繁星,璀璨的銀河橫亙在頭頂,彎彎的月牙斜挂在一側。突然,船頭劈開的波浪閃現了藍色熒光,絲絲縷縷﹔船尾的航行軌跡,也變成了一道藍色的熒光,仿佛拖著一條長長的藍色尾巴。

  據正在“實驗3”號上進行海洋微型生物調查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剛介紹,莫克蘭海溝的“海中森林”是一種季節性的藻華現象,這些能發光的微藻是海洋甲藻類的一種,名叫夜光藻。當前這片海域正處於冬季,氣溫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非常適合夜光藻生長。加之冬季從干燥的中北亞地區刮來的東北季風,夾雜了沙塵在這片海域沉降,帶來大量的營養鹽,刺激了藻類生長。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莫克蘭海溝所在的這片海域,還是全球三大“低氧區”之一。李剛介紹,“我們此次調查發現,莫克蘭海溝海域的表層水體溶解氧濃度接近飽和值,達每升7至8毫克,較深層的水體存在極度缺氧現象,在水深50米以下溶解氧的濃度不足每升1毫克。我們採集了大量海水樣品,將深入分析這一海域的營養鹽水平、產氧者(浮游植物)與主要耗氧者(浮游動物、細菌)的生物量和種群結構組成。”

  他表示,此次中巴首次北印度洋聯合考察遇到的大規模藻華現象,令人震撼。通過調查研究,一方面,希望從生物學角度解釋莫克蘭海溝海域低氧區形成的內在原因﹔另一方面,在海洋富營養化、海洋酸化與暖化等全球環境變化的背景下,這也為深入研究低氧區的生物如何響應環境因子變化、全球環境變化是否會加劇低氧程度、是否會增加低氧范圍等科學問題,採集到了寶貴的第一手研究樣品。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