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胃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難受、恐懼。如今,胃病的無創、無痛檢查已經成為現實。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去年12月,在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近80歲的患者在指導下穿上特制的腰帶,吞服一顆“膠囊”機器人,便完成了胃腸道檢查。這款“膠囊”機器人給無數胃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也讓更多胃腸道疾病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那麼,“膠囊”機器人長什麼樣?其前景如何?
“膠囊”機器人(圖片來源:《今晚報》)
“膠囊”機器人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據《今晚報》報道,患者隻需要穿上一個接收信號的腰帶,並隨水服下一顆長2cm,直徑1cm大小的“膠囊”機器人,15分鐘后就可以完成無痛、無創、無麻醉、無交叉感染的胃鏡檢查。醫生則隻需使用兩個類似游戲手柄的操縱杆,通過磁控裝置控制膠囊內鏡機器人游走在患者胃部的各個角落,便能收集到需要的數據,同時,在患者腸道排空的過程中,醫生還能觀察到患者小腸情況。
齊魯網詳細介紹,檢查時,醫生通過遙控膠囊內窺鏡控制系統,借助軟件實時操控體外磁場來控制膠囊機器人在患者胃內的運動,改變膠囊姿態,按照需要的角度對病灶重點拍攝照片,從而達到全面觀察胃黏膜並做出診斷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圖像被無線傳輸至便攜記錄器,數據導出后,還可繼續回放以提高診斷的准確率。同時,這款“膠囊”機器人是一次性使用的,人體排泄后不再回收,安全衛生。而且在准確性方面,“膠囊”機器人的檢查准確性和電子胃鏡是完全一致的。
“膠囊”機器人應用了哪些技術?新華網報道稱,小小的“膠囊”機器人背后擁有磁場控制、光成像、芯片集成及相關軟件等多項專利技術,可以通過五維控制,實現水平、垂直兩個維度的旋轉,以及上下、左右、前后三個維度的平移,並可以根據膠囊位置自動變焦,實現胃部縱覽、病灶局部放大,拍攝並傳送3000多張圖片。
在未來,“膠囊”機器人完全可以承擔起胃病、胃癌的初篩工作,幫助醫生對廣大人群進行初步診斷,以提高醫療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如,《今晚報》介紹,長期服用抗凝藥、抗血小板藥的心血管病人,胃黏膜常受藥物損傷。這類人群定期使用“膠囊”機器人進行消化道檢查,能監測消化道損傷,及時對消化道出血等胃部疾病進行預警和干預。(郭星星)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目前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