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手機成為近期手機流行趨勢。(陳楓/《廣州日報》)
全面屏手機成為近期手機流行趨勢。(陳楓/《廣州日報》)
“全面屏”可謂2017年手機圈最火的概念,國產手機多數發布各自的全面屏,但叫法上還是有差異的,有的叫“千元全面屏”“全面屏Almost”等,也有人公開說是“偽全面屏”。但雖然爭議不斷,卻無法阻止全面屏概念的走紅,新年發布的新手機也紛紛傍上全面屏概念。相關人士建議,手機屏幕設計的改變需要很多技術配套,因此選購全面屏手機勿貪圖便宜。
手機全面屏概念成潮流
全面屏手機在2017年可謂火爆異常,記者昨日走訪佛山賣場看到,很多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全面屏手機,僅小米就有好幾款全面屏手機,價位從1000元到2000多元。而市場上幾乎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全面屏手機,價位從1000元、4000元到上萬元的都有。
蘇寧祖廟店手機銷售員小劉告訴記者,2017年國產手機品牌基本上都推出了全面屏手機,隻有魅族/魅藍沒有發布,不過進入2018年,魅藍發布的第一款手機就是全面屏手機。“全面屏手機概念火熱,估計今年還會有更多的全面屏手機上市,市民想在春節前購買的話,選擇還是很多的。”
何為全面屏手機?如果從字面上理解,應該是手機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機的四個邊框位置都是採用無邊框設計,追求接近100%的屏佔比。而在網上是這樣定義的:全面屏是手機業界對於超高屏佔比手機設計的一個比較寬泛的定義。
然而,由於受限於目前的技術,業界宣稱的全面屏手機暫時隻能是超高屏佔比的手機,沒有能做到手機正面屏佔比100%的手機。所以目前行業內宣稱的全面屏手機,實際上是指真實屏佔比可以達到80%以上、擁有超窄邊框設計的手機。當然官方宣傳的話,可能佔比達到90%以上,畢竟佔比和使用時候的真實感覺還是有差別。
有的是“偽全面屏”?
全面屏手機是不是香餑餑?國美東方廣場店導購表示,目前佛山消費者選購手機的時候,多數人並沒有強調要找全面屏手機,銷售佔比在2017年並不是很高。
“其實多數宣稱全面屏的手機,還是有‘額頭’或‘下巴’的,屏幕擴大的比例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多。”據導購介紹,有媒體報道稱,iPhone X正面有一塊用來放置各種傳感器以及攝像頭的“劉海”區域,這塊被詬病的區域橫向佔寬超越了50%,導致iPhone X屏幕有部分被佔據。
這些“全面屏”手機屢被吐槽,與目前的技術尚不完善有很大關系。
比如iPhone X手機,採用了“劉海式”全面屏設計,取消了Home鍵,加入了面部Face ID識別以及無線充電等功能。蘋果取消了當初由其首創的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讓機身“前臉”更呈一體化的。但轉而搭載的Face ID面部識別技術卻被用戶表示或許並不那麼實用,除了Apple Pay外,用戶無法使用Face ID在諸如支付寶以及微信等主流支付平台上進行刷臉支付。
再比如vivo在行業內率先發布了屏內指紋識別技術,通過將指紋感應裝置設置於屏幕之下,從而避免了在機身正面屏幕板上開孔打洞,得以在保障屏幕一體性的前提下,使用指紋解鎖手機。但由於受限於屏內指紋識別技術的精度尚待強化,消費者對該手機技術的實際使用體驗並不佳。
消費提醒
全面屏手機如何辨真偽
受限於行業技術,目前市面上尚沒有一款手機可以稱之為完全意義上的全面屏手機。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全面屏”手機,與“正面全是屏幕的”的字面意義還是相差很遠的。但隨著技術的不斷優化,體驗不斷加強,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消費者就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地採用屏內指紋識別技術的真全面屏手機。
那麼,消費者該如何選擇?等待技術突破后的“真全面屏”手機,還是現在就出手?
業內人士表示,喜歡全面屏手機的消費者不要光看表面,也不要貪圖便宜。一塊手機屏幕比例的改變需要很多配套技術的配合,全面屏手機設計需要解決制造工藝上的很多難點,如聽筒、前置攝像頭的位置,以及如何解決正面指紋識別的問題等,而解決這些問題無疑都會增加研發制造成本,從而導致最終售價要比一般的手機高不少。
建議需要選購全面屏的消費者,不要貪圖便宜,因為千元全面屏手機雖然表面看與其他全面屏差不多,但其內在的工藝、手機的性能等肯定會有很大差距。此外,從使用體驗和售后服務方面考慮,全面屏手機的碎屏風險和維修費用以及維修難度也會更大。如果花千元買個全面屏手機,不小心磕壞了一個角,換屏幕要花800元,不劃算。(記者 李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