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工程:地下四十七米高鐵站亮相重慶

地面上加蓋高一百八十米的“雙子塔”樓

2018年01月25日08:50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地下四十七米高鐵站亮相重慶

  1月25日,位於重慶商業中心的沙坪壩高鐵站開通使用。這個高鐵站顛覆了以往的設計理念,深藏於城市繁華區地下47米的特大綜合交通樞紐中,站房地面上則加蓋高180米的“雙子塔”樓,連附樓形成共49萬平方米商圈。

  這是又一個超級大工程。“首創高鐵站房上加蓋大型商業綜合樓,連接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和地上超大商圈為一體。沙坪壩高鐵站智能化最高,功能最全,開創我國第三代高鐵站先河。”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穎人說。

  沙坪壩鐵路綜合交通樞紐連接成渝客專,兩地高鐵運行時間縮短至58分鐘,較以往節省了一半以上,開行動車也由現在的每天24對增加至40對以上,預計日高峰發送旅客量可達4萬人次。

  如此繁華商圈,怎樣快速安全地分流龐大的客流?“樞紐平面佔地5.4萬平方米,地下分8層設計,銜接高鐵、軌道交通、公交、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3分鐘零換乘。每層都設有地下停車庫,共4300個停車位。”參與建設的中鐵17局集團項目指揮長屈家奎介紹說。另據重慶交通樞紐公司網站披露,依托鐵路綜合樞紐建設,重慶市政府將沙坪壩站前公路進行大規模改建,規避平面交叉,以多種立體和循環方式,有效提高了大量車流的通行能力。

  沙坪壩樞紐站建設基坑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最大深度47米,離周邊高層建筑最小距離僅6米,是全國都罕見的超大型基坑,站房上還要加蓋180米的超高層建筑,這個超級大工程的建設創新了許多新技術。

  下沉47米,確保旅客消防安全至關重要。“這麼復雜的地下體系,其地下消防與防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屈家奎介紹,為解決這一難題,重慶交通樞紐公司專門邀請了國家消防研究所等國內頂尖專家團隊,聯合設計建設單位,並會同川渝兩地消防研究人員共同商議制定具體措施,採取仿真模擬技術對各種事態進行仿真試驗,得出詳細數據,再實際應用到工程措施中,這項技術國內首創。

  在龐大幽深的地下空間內,乘客能否快速找到要去的方向?據負責沙坪壩樞紐整體電氣施工的中國鐵建項目經理馮大立介紹,項目設置了綜合換乘廳,貫穿地下負1層至負4層,並輔以最先進的智能引導系統。今后,乘客在負4層高鐵換乘廳,乘自動扶梯可至公交、軌道、出租車站台及地面廣場。各主要交通方式的換乘距離均在100米以內,將實現零換乘。在負6層,乘客還可通過通道乘坐軌道1號線、環線,步行距離在200米左右。

  如何安全控制爆破?這是關系整個項目能否順利建設的關鍵。中鐵17局集團首創的控制爆破是其中最大的亮點,被中國工程院院士馮叔瑜稱為“復雜環境下淺層控制爆破”。“將爆破震速控制在每秒0.5至1厘米,隻在距離爆破中心50至60米、20余層樓高有少許震感,對附近居民及建筑物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屈家奎說,該成果目前已推廣至廈門地鐵一號線等工程建設。

  重慶沙坪壩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於2012年12月開建,雙子塔樓商圈預計2020年全部建成。專家認為,屆時商圈與沙坪壩火車站連接,大量人流、物流的匯集,將極大提升城市品質,也為今后特大城市在商業中心建設交通樞紐提供一個典范。(記者 矯陽)

(責編:喻紅(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