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卡機器人“落戶”深圳、400多家深圳機器人企業參展CES、機器人行業產值超800億元……

AI助力深圳造機器人變"聰明" 產業駛入"快車道"

2018年01月26日08:50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深圳機器人產業駛入“快車道”

  深圳機器人行業產值已經超過800億元,正迎來機器人產業發展新時代。 圖為大族激光的工業機器人組裝車間,工人們正在組裝激光切割機器人。(魯力/《南方日報》)

  在剛剛落幕的2018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超過4800家企業參展,深圳參展的機器人企業就有400多家。其中,大疆、優必選、AEE一電航空、越疆科技等紛紛攜“黑科技”產品炫酷亮相,備受關注。

  深圳機器人企業“霸場”CES秘訣在哪?這離不開完備產業鏈成就的深圳機器人行業格局。近日由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主辦、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承辦的“2018深圳機器人創新與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透露,深圳機器人行業產值已經超過800億元,深圳迎來機器人產業發展新時代。

  AI助力深圳造機器人變“聰明”

  越來越多深圳企業正以自主研發技術為核心,實現技術成果的商業化,以“中國智造”贏得全球市場。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深圳機器人正駛入“快車道”,形成工業和服務機器人共同高速發展的格局。“中國服務機器人已進入迸發前夜。”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院院長助理、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說。

  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孫立寧教授表示,根據專業研究報告,中國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方面佔據主導地位,且增速在30%以上,國產機器人目前已進入爆發階段。

  畢亞雷表示,憑借深圳雄厚的產業基礎、完善的創新要素、高度集中的高端人才和資本市場,依托中國3C產業集聚地——深圳帶來的巨大市場需求,深圳機器人產業可謂如魚得水。目前,機器人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隨著AI熱潮的推動,深圳機器人智能化也不斷提升,變得越來越“聰明”。他介紹,深圳機器人行業產值已經超過800億元,發展十分迅猛。而據《2016年度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16年深圳機器人企業數量達469家,機器人產業產值約787億元。

  新鬆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董狀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機器人應與行業服務相結合,才能真正為行業所用。“機器人未來將成為類似台式機的產品,通過簡單裝配便能使用,這就需要將大部分核心技術模塊化、平台化,並向行業開放,我們的目標便是如此。”他認為,深圳能加速這一理念落地。新鬆隸屬中科院,是全球機器人產品線最全的廠商之一,被譽為國產工業機器人“四小龍”之一。

  香港“造腦”深圳出產品

  國際頂級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公司也紛紛在深圳布局。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KUKA機器人(庫卡機器人)近日“落戶”深圳,設立分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與德國庫卡被稱為“四大家族”,技術與市場影響力深厚,是全球機器人企業的發展標杆。“正是看准了深圳工業市場的迅猛發展,KUKA選擇2018年在深圳設立分公司。”相關負責人稱。

  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裁尚海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商湯在北京、深圳和香港都有相應布局,“香港是算法中心,也就是‘造腦’的﹔深圳是端中心,智能產品都要在深圳出產品、出方案﹔北京則是雲中心。”他說,這樣的布局能夠充分發揮三地資源特色和人才價值。據悉,商湯科技是中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估值超過20億美元。

  尚海龍對粵港澳大灣區頗為看好,“灣區和AI結合是必然趨勢,深圳年輕人居多,缺乏高端人才,但擁有高職業素養的技能人才,香港老齡化趨勢明顯,但有頂尖大學,這兩座城市可以互補”。

  “我們很早就在深圳建立了本地化技術支持和服務團隊,在他們的支持下,深圳機器人企業才會大量應用科大訊飛的技術。”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於繼棟說,深圳是機器人硬件中心,未來科大訊飛會持續加大在深圳的投入,涵蓋算法、商業落地等方面。科大訊飛專注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產業,曾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畢亞雷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如果機器人相關技術沒有嵌入到具體場景應用中,就很難找到市場,比如科大訊飛在翻譯、會議等領域研發出的相關技術,應用場景明確,其價值就容易體現。

  “進口替代”不再是口號

  盡管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快速,但大部分尖端市場此前都被海外公司壟斷。不過,這一情況正在改觀。“我們的生產線已經與國際巨頭對標,部分產品性能已經超過它們”,董狀說,“國產替代進口已經不再是口號、夢想,而是大家確實在做的事情。”

  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焱在論壇上獲評2017年度深圳機器人風雲人物。他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我希望全球有工廠的地方就有大族激光的產品。”他說,10年前,中國所需的激光切割和焊接技術設備還被國外壟斷,相關設備動輒就要上千萬元。現在大族激光通過自主研發,打破多項國外壟斷,並以高科技含量和高性價比產品打開海外市場。

  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源頭創新較為薄弱是業內人士屢屢提及的短板。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表示,深圳用30年成為全球智能硬件生產制造高地,現在又將這種優勢與機器人等最新產業結合,並應用至醫療、教育、家庭等領域,但深圳還可以做得更好。他建議,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在國外已經有數十年的積累,深圳作為一個新興城市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與國際上的重要實驗室、國際機構進行聯合研發。

  KUKA機器人中國首席執行官文啟明分析,3C產業過去一直屬於勞動密集產業,未來對自動化的需求將非常大。KUKA在3C領域除了向市場推廣小型機器人外,對3C產業的應用也會投入大量資源。“KUKA探索具有針對性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和進行數字化業務轉型的發展方向,與深圳發展新經濟,不斷從生產型工業企業向高新技術研發與服務型創造業企業跨越的發展趨勢不謀而合。”文啟明說。(記者 蘇梓威)

(責編:張萌、張希)